暑假结束,新学期开始,有些学生可能会患上“开学综合征”,即刚开学时出现嗜睡、厌学、焦虑、上课走神等症状。近日,记者从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了解到,开学前后是开学综合征的高发期。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科副主任袁娇提醒,家长应正视孩子的这一情况,不要过分指责,要制定合理计划帮助孩子一起走出困境。
周女士的儿子华华(化名)今年读三年级,最近每天早晨上学前都磨磨唧唧,要么肚子疼,要么头疼。一开始周女士以为孩子生病了,带他到医院检查,可到了医院门口,华华又说没事了。周女士以为他是在装病就没放在心上。
“妈妈,我可不可以不去上学?”“不可能!”一天早晨,在上学前,华华又闹起了别扭。周女士没多理会,哪知中午时突然接到班主任打来电话说,华华腹痛难忍。听到消息后,周女士赶紧带华华到医院检查,”一开始,以为是阑尾炎,但医生检查后并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周女士担心孩子是不是患上了什么“怪病”。无奈下,周女士带孩子来到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经诊断,华华患上了开学综合征。通俗的讲,是一种不想上学的病。在心理医生的开导下,华华说出了不想上学的原因,原来,新学期的英语课程让他无法适应,课堂小测错得太多,慢慢得华华就找各种理由不想去学校了
针对这种情况,袁娇表示,开学综合征多见于低龄儿童。主要原因是孩子没办法从假期在家和上学两种状态中调节出来。面对“开学综合征”,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家长要减少孩子的娱乐活动,控制其观看电子产品的时间。同时要抽出时间多陪伴孩子,用做手工、益智游戏来取代,帮助孩子安静下来,使大脑转动起来,集中注意力。其次,多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多进行室外运动,逐步适量增加孩子的运动。
除此之外,要想让孩子摆脱开学综合征的困扰,家长要以身作则。袁主任表示,家长要制定自己的家庭计划和学习计划,购买一些名著以及历史、人物、励志等方面的书籍与孩子一起阅读,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人文素养,拓展孩子的知识面,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学习氛围,让孩子觉得“不仅我一个人在学习,我并不孤独”。通过一步步引导,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完成假期与上学的心态转变。
来源:半岛新闻
- 上一篇: 【满意度提升在行动】数字赋能,以信息化优势助推优质服务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