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青岛健康资讯 >> 正文

手中有刀 眼中有光 心中有术 "我当一天医生"记者走进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胸外科深度体验

来源:365健康在线 时间:2023/8/10 15:30:00 点击:-

日前,由市委网信办、市卫生健康委联合举办的“医院开放日”“我当一天医生/护士”体验活动正式启动。7月4日,记者走进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胸外科,体验副院长、胸外科主任侯秋雨的一天。当一身白衣加身,深感责任在肩,使命感油然而生。

“医”心为患,28年深耕胸外领域无怨无悔
“你这个不用担心”,记者刚来到侯院长门诊,就听到他正在细心地安抚患者,距离第一次采访侯院长已时隔5年,他除却新添几条眼尾纹、背部略显佝偻外,依旧是那位兢兢业业,眼里只有病患的侯医生。

在简单地与记者打过招呼后,侯院长又全身心投入到诊断中。流水的病人,铁打的医生,有的是初诊、有的是术后复查、有的是朋友介绍慕名而来、有的是带着病历替家人咨询治疗方案、有的甚至拿着外院的片子和刻录光盘前来看诊……在经过侯院长一系列细致地问诊、看片、给出诊疗建议、开具药品清单后,记者似乎能从每位患者脸上看到放心和满意。

门诊工作是枯燥乏味的,特别是在电脑上看影像进行诊断,反反复复来回查看,关于恶性肺结节的任何蛛丝马迹都不容放过,所耗费的精力是常人无法体会的,就是在这样的工作强度中侯院长一步步走过了28年。

一日两餐!忙起来根本没吃饭时间
有个词形容侯院长的工作状态很合适:废寝忘食。据侯院长介绍,上午一般有20个病号,但是实际看诊的病患每次都是超额的。从早上7:30,忙到中午11:30,还有5位病患在等候,病患的“加号”要求,病患各种问题延长的就诊时间,他宁愿牺牲午饭和午休时间为其“买单”。12:00手术,13:30继续看诊直至没有患者前来才算真正结束了一天的门诊工作。记者询问了多位医生,他们纷纷表示,侯院长很少有空余时间吃午饭,记者陪同坐诊期间,更是发现他滴水未沾。古人曾云,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不可作医以误世!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不仅要有专业的技能,还要有高尚的品德,侯院长用无私、热爱践行着医者之责,从未有所懈怠。

一年300台手术轮轴转,无影灯下7个小时生死博弈。对侯院长而言,生而为医,不负为医,个人的休息和吃饭那都是小事,与患者共同抗击病魔,以胸外科集体之力完成一场场“生命的托举”才是人生最具意义的事。

“刀尖舞者”的高精尖之作
记者了解到,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成立于1994年,于2014独立为心脏外科和胸外科,胸外科专业自2010年开始发展小结节肺癌,在青岛市率先提出影像病理诊断。

在侯院长的带领下,胸外科自主研发了肺结节早筛软件系统,该系统是国内首创申请专利,可以有效提高肺癌早期筛查率,减轻人工阅片强度。

此外,胸外科自主研发肺结节评分体系可以根据患者肺部薄层CT图像进行肺部结节的重建、测数据、微血管CT成像、软件分析,对肺结节进行治疗前病理推断,再根据病理推断的结果进行进一步治疗方案的制定,根据肺部小结节的三维重建和数据分析给出病理推断,病理符合率达到96%以上。自2012年来术前对患者的肺部CT用专用软件进行3D-CTBA(肺支气管、血管)重建,为精准解剖式肺段、肺亚段、肺次亚段切除术前“导航规划”,术中按3D图像精准切除。胸外科精准肺段、肺亚段、肺次亚段切除走在青岛市胸外科前列。

研发两套系统不仅需要技术的加持,还依托于多年的临床总结和丰富的手术经验,有这两套“制胜法宝”如同“猛虎添翼”,为胸外科高质量的服务水平和诊疗技术“再添砖瓦”。

标签: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