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青岛健康资讯 >> 正文

青岛市中心血站:「征文连载三」感恩!献血路上有您相伴

来源: 时间:2020/6/15 9:11:00 点击:-

“献血 让世界更健康“主题征文

二等奖作品:

 

感恩!献血路上有您相伴

作者:李鸿波

走在熟悉的隆德路上,细雨霏霏,凉风习习,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槐花香,我的心情在这初夏的五月格外舒畅。不仅仅是因为今天又成功捐献了两个治疗量的血小板,更有三个值得高兴的插曲让我温馨感动。

一是从台东刚踏上公交车,我把“青岛市无偿献血荣誉卡”轻触打卡器,随着清脆悦耳的打卡声传出,驾驶员看着我露出了笑容,又把戴着白线手套的右手从方向盘上抬起,伸出了大拇指,简单的动作,无声的语言让我一路倍感自豪。二是在青岛市中心血站机采大厅,又遇到老志愿者老朋友张守民、张守俊正在热情地为献血者端水、指导填表、拍摄难忘的献血瞬间,我同时也收到了第五张疫情期间献血的照片。当我像往常一样在献血大厅寻找着熟悉的老朋友时,张守民告诉我:“不用找了,自从今年4月1日起青岛市无偿献血“三免政策”落地实施,在广大市民中引起很大反响,许多新人纷纷加入到无偿献血行列中,一时间血源充足!”前些年季节性缺血时我们苦口婆心在献血屋招募献血者的苦楚一扫而光,我为病人能够及时手术而高兴,我为青岛市无偿献血又迈入一个新时代而高兴。三是今天是我无偿献血第220次的日子,收到了工作人员的感谢和祝福,让我同样感动和感慨。

时光如白驹过隙,26年弹指一挥间,我的无偿献血之路也走过了26个春夏秋冬。可堪回首,一片真情!感恩有你!我的家人、我的同事、我的志愿者朋友、中心血站默默无闻的白衣天使们!衷心感谢,无偿献血路上有您相伴!

难忘1994年1月那个寒风凛冽的冬日。当时青岛唯一一份生活类百姓报纸《青岛晚报》仅有四版,在第一版刊登了一则消息,大意是刚刚成立半年的中心血站血源告急,呼吁广大市民踊跃献血,好让遭受痛苦的病人及时完成手术回家过个团圆的春节。消息引起了我单位团委优秀团干部郭莉和肖静的关注,她们呼吁热血青年一起捐献热血挽救病人生命。于是刚刚过完23岁生日的我连同其他25名团员青年一起来到血站开始了我人生第一次献血。我们每人献血200毫升,在岛城引起不小的反响,老副市长周迪颐亲自接见慰问我们,《青岛日报》高度评价我们26名团员青年“树起了岛城第一面集体无偿献血的大旗”。

往事历历在目,在当时的血站旧业务楼,我遇到了七八位形体消瘦、面色蜡黄、衣着简朴的外地卖血人。他们是最后一批职业卖血者,没有具体工作,以卖血为生,在“血头”的控制下,频繁无序地辗转于各地血站毫无节制地透支着身体健康,血液质量令人担忧。这次从外地又来卖血,被血站拒绝了并被告知国家实行无偿献血制度取消卖血。是的,当时无偿献血刚刚起步,还有许多人对献血心存顾虑,“献血伤身体”,“献血后要大补”等不科学的传言和偏见严重阻碍了无偿献血的正常开展。献完血后我们26位团员青年又来到栈桥前海一线开展了“挽留海鸥”、“献血宣传”等活动,以实际行动为广大市民做出了榜样。

作为一名医生,我更清楚血液在救治疑难危急重症时无可替代的作用,早年的时候我每年一次参加单位组织的“义务献血”活动,那时市政府每年给单位下“硬指标”,按照职工人数要求完成分配的献血任务。工作有些难度,部分职工不理解甚至不支持,我就主动宣传、解释、发动,甚至现身说法,以身作则,带动大家积极献血。

1998年青岛市取消义务献血,血液100%来自街头市民自愿无偿献血,走在了全国前列,我很开心,坚持每年都会捐献全血。2002年,血站工作人员打电话询问我愿不愿意捐献血小板,当听说血小板经常用于救治大出血病人,对急症患者十分重要时,我一口应允,并立即打车赶往中心血站。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献成分血,我好奇又略有紧张。工作人员说要多喝水时,我就一杯接一杯地喝了五六杯水,体检合格,扎针顺利,我很惬意地躺在采血椅上,在采血机器的马达声中不知不觉过了半个多小时。“不幸”的事情发生了,由于前期喝水太多,我有点想上厕所,憋的不行。但两只胳膊都扎着针,不能随便活动,我就一直忍着,越来越难受······由于献2个治疗量,耗时较长,我开始紧张担忧又难以启齿······此时忙碌的工作人员发现了我的不安并轻轻询问我是否不舒服,我仿佛抓到了救命稻草,也不顾不好意思了,红着脸艰难地表达了我的困窘。张燕华二话没说,他娴熟地拉过了屏风遮挡,取来早有准备的住院病人用的尿壶,嘱咐我双臂千万不要打弯,轻轻地扶我下了采血椅,然后毫不嫌弃地帮我解决了难题,最终顺利完成献血。回想这段“糗事”,我心中始终充满了深深的敬意和感谢。从2002年开始至今,我已是献血小板的“老手”,200次的采集再未发生类似的插曲。

献血的路上有很多难忘的感人经历,每每回想起来,我都非常感恩帮助我成功完成奉献心愿的血站工作人员。近些年来每逢无偿献血的大小表彰活动,都能遇到像我一样的很多固定献血者的身影,有掌声,有鲜花,可我依然时刻记得为献血者默默无闻奉献的幕后英雄——血站的白衣天使们。2008年奥运会帆船赛在青岛盛大开幕,正是岛城“桑拿”天气的8月酷暑时期。本来我已经安排好陪我外地来青的同学一家三口去北九水游玩,突然电话铃声响起,我一看是熟悉的血站“85717659”号码。原来因为天气炎热、大学生放假等原因,血液库存逼近警戒线,而临床用血又居高不下,出现血源紧张的状况,又逢某医院大出血产妇需要大量O型血小板救命!我没有多想,当场决定让妻子陪同学一家去旅游,我骑上自行车赶往血站。8月的天孩儿的脸,刚才还烈日当空,一会儿就乌云翻滚,随即电闪雷鸣,猝不及防地下起了倾盆大雨。我没有带雨具,就这么落汤鸡般地来到了血站机采大厅。这么个狼狈样怎么献血?!血站的张燕华主任迅速找出拖鞋和他自己的一套干净整齐的短袖衫和工作裤,说道:“李大夫,这衣服送给你了,只能先凑和着,别嫌弃。”吃着工作人员递过来的姜糖,穿着张主任的衣服,我满怀感激地又完成了一次血小板的捐献。张主任这套衣服我至今还珍藏着,在我内心深处有着深深的感动和鼓舞。

无偿献血路上从来不是孤独的!越来越多的献血者成了我志同道合的朋友。戴黎、王连勇、张国平、韩珞等等无偿献血金奖获得者们无私的情怀,博大的爱心时刻感染着我,激励着我向他们学习。

2009年我加入了青岛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成了第一批志愿者骨干,我和很多志愿者们一边一如既往地献血,一边组织发动富有爱心的市民做着无偿献血的宣传、招募、服务工作。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成为了岛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和美丽的名片。2011年一则令人心酸的求助消息牵动了我们的心绪,青岛市某区农村一13岁女孩因为贫血、发热、出血被诊断出“再生障碍性贫血”。家境不富裕的父亲为给孩子治病卖了耕牛,借遍了亲朋,还是无法筹足治疗费用,且不说后期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巨额费用毫无着落,就是当下每天靠输血维持生命的血费也捉襟见肘!沉重的压力让这个中年男子喘不过气来,他万般无奈从二楼跳下轻生!结果只是骨折了双腿,没有生命危险……父女两人同时住进医院,媒体呼吁市民伸出援手帮帮这个濒临破碎的家庭!

报纸刊出的第二天刚好是志愿者服务队骨干会,我和几位队友竟不约而同地带着自己的献血证来了!于是我们8位志愿者与红十字会取得联系,通过“扶贫济困血库”将自己的献血指标无偿定向捐给患病女孩,让她免费输血救命。包括我个人的4800毫升血液在内,我们服务队总共为女孩无偿定向捐助献血指标两万毫升,帮她顺利度过了疾病发热期,给她父母带来了希望。随后我们8人还亲自到病房去看望了女孩,鼓励她勇敢地战胜病魔。女孩最后成功做了造血干细胞移植,健康地重返校园,更令人欣喜的是她母亲和姑姑还积极献血回报社会的关爱。几年来我总共为扶贫济困血库捐赠自己的血液指标近两万毫升,帮助那些贫困的病人解除病痛。

在无偿献血的路上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人献血百次不如百人献血一次,而且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愈来愈强烈,临床用血量逐年攀升,医院经常遇到季节性血源供不应求的不利局面。于是,我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在工作岗位上和业余时间做着无偿献血的宣传和招募。我建立了“鸿波亲朋应急献血本”,把能够献血的亲戚好友登记在册,在血源紧张的时候联系动员他们踊跃献血。我的妻子王玲玲也在我的带动下积极参加无偿献血,近20年来已献血3万多毫升,连续4次荣获国家无偿献血金奖。我曾经为一位大姨成功治愈了比较严重的带状疱疹病,她的糖尿病也在我的指导下控制良好,她当年从早报上知道了我的献血事迹,一开始不了解无偿献血,曾经劝我不要献血,她认为“血液很金贵,不能随便流失”。但有两件事让她改变了自己的观念。一是她的一个亲戚那年冬天患病手术因为血源紧张而一拖再拖,直到家人献血后凭献血证才顺利手术;二是她见我多年献血身体毫发无损甚至连感冒都很少时,她也动员她的女儿、女婿也加入了无偿献血的行列。

10多年来我利用业余时间为无偿献血服务2000多个小时,现在是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护肝使者志愿服务队”队长,充分发挥六医“全国肝病治疗示范基地”的强大技术力量,热情帮助在无偿献血体检时发现转氨酶异常的市民来六医明确诊治,让不少爱心市民健康回归献血队伍。

26年了,我亲眼目睹亲身经历了青岛无偿献血事业逐渐发展壮大的过程,目前我已经无偿献血220次,献全血6560毫升,献血小板395.5个治疗量,是目前岛城献血量最多的市民,也是连续7年岛城献血最高记录的保持者。我感恩为我搭建奉献平台的中心血站,感激关心爱护我身心健康的白衣天使,感谢助我成长、互相学习、志同道合的志愿者朋友,感召更多的人们鼓起勇气,执著地伸出手臂,去挽救素不相识的宝贵生命!

早献晚献都是情,献多献少都是爱。我们不是英雄,我们只是躺在安全舒适的采血椅上,从身体里取出一点可以再生的血液而已。健康是上帝给予我们的天赋,既然生活给了我们这么美好的礼物,那么无偿献血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26载热血年华,初衷依旧,爱心不移。千言万语汇成一声感谢,感谢每一位为爱举手,为生命加油的无偿献血者。

真心感恩无偿献血!她让我心情快乐,她让我认识更多朋友,她让我养成了良好的生活方式。我合理膳食,经常运动,有人健身为了帅气漂亮,为了体形苗条,为了长寿康健,为了精力充沛,而我更想让自己的血管更明显,血液质量更高,能捐献双量血小板,能救助更多的病人。

没有那么多的轰轰烈烈和诗情画意,我只是平凡的人做了点平凡的事。多少次都是匆匆而来,挽起袖子就上机,绑着压针眼的绷带就离开······只要病人需要,只要身体允许,我会一如既往地伸出手臂!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满怀感恩之情,一起为这和谐美好的社会奉献爱心吧!

 

标签:青岛市中心血站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