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人民满意的公立医院”活动是医院的新动力和患者的新期盼。
青岛第五人民医院院长丁文龙在述职报告中指出,青岛五医在今年的创建活动中,同“创建文明城市”、“创建无烟医疗机构”及“三好一满意”活动有机结合,齐抓共管,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立足自身条件,改善医疗服务,在现有条件下把改善服务放在突出位置,研究制定人性化、细节化的服务模式与创新举措。以此推动各科室服务上台阶、上层次。
改造门诊用房,优化就医环境,加大投资力度,提高设备水平
为改善西部城区患者就医环境,青岛五医以“创人民满意医院”活动为契机,全面启动门诊扩建工程。目前门诊楼修缮改造工程土建部分基本完成,即将转入内部装修工程。改造后的门诊大楼将由原有的600平米扩大到2000平方米,将有效改善现有医疗用房,使门诊各科室更加集中,就医流程更加合理;在花园改造工程中栽植绿化带,设置凉亭花廊,为患者提供一处待诊休闲场所;另外青岛五医还斥资500万更新部分常规设备、购置学科发展专用设备,增强医院诊疗硬件水平,以满足西部老居民、新居民的就医需求。值得一提的是,青岛五医购置的“气道过敏反应测定仪”为青岛市唯一一台。
“惠民门诊”,惠民利民
自去年4月创建活动中青岛五医推行惠民利民举措以来,青岛五医在每月第二个周的周三开展“一元专家号”活动,给慕名而来的新老患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实惠。目前已有2809人在此项举措中受益,受到了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今年,青岛五医继续推行该举措,患者可预约专家挂号惠民门诊。
另外,青岛五医在做惠民门诊的基础上,继续推行预约诊疗服务,实行电话及网上预约诊疗,为资深专家开通个人微博,实现资深专家错峰接诊和分时段诊疗,方便患者咨询及预约诊疗,减少患者候诊时间。目前,青岛五医预约挂号约占20%,直接应诊约占80%。青岛五医还特设夏季延时门诊、全年无节假日门诊,在全院竞聘上岗服务总监,与导医台工作人员、社会志愿者共同加强门诊迎前式服务,分工负责就诊人员引导及分诊工作,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就诊环境。
以制度规范诊疗行为和服务行为
今年,为更好实施卫生局“九大工程”创建活动,青岛五医出台《青岛市第五人民医院医后服务规程》加强对患者就医的全程随访;制定《青岛市第五人民医院医疗投诉处理办法》建立健全医患沟通机制;制定《进一步加强临床路径管理工作落实的通知》,修改临床路径1个,新增临床路径7个,获批医保付费单病种2个;制定《临床合理用药管理办法》将合理用药纳入医疗质量考核,并作为考核医师指标之一;出台《中医药技术应用鼓励办法》、《病例书写规范及质控管理制度》、《处方管理办法》等规范诊疗行为。
发挥中医特色优势,打造中西医结合品牌
首先,青岛五医在临床上积极推行中医、中西医结合诊疗特色。如国家重点建设学科胆石科中使用中西医结合的强化排石治疗方法;风湿科在原有的诊疗项目中结合中医内病外治的方式,使得创伤变小、复发率降低。同时,医院还斥资改造中药制剂室,加大中药制剂的研发和生产力度,丰富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降低了医疗费用提高了疗效,此举得到了省内外患者的一致认可。
其次,提升中医文化氛围,开展“中草药采集”“中医技能竞赛”等文化活动,在院内修建两处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的亭榭供患者驻足养心,开设养生保健门诊,让患者享受“简、便、验、廉”的中医药特色服务,体验“精、诚、仁、和”的中医理念。
创新人性化服务模式,推进优质护理服务
为让患者得到更加人性化、细致化的服务,青岛五医召集院内和社会志愿者实施“出入院患者医前、医中、医后随访”的服务模式,随访贯穿医疗服务全程。除此之外,医院还在细节上下功夫,首先在住院病房的卫生间安装抽纸盒、肥皂盒(为患者提供纸巾、香皂便利使用);其次制作出院小药盒(分早、中、晚三格盛放患者住院期间的口服药,并方便患者出院后随身携带)、无纺环保布袋(方便患者携带出院病历、出院温馨指导贺卡、科室联系卡及药品)、温馨指导卡(根据出院患者不同病情附赠个性化康复指导单,提供中医膳食指南,使患者方便接受关于疾病预防及出院后的健康指导)。
青岛五医试行推广包干责任制护理工作模式,对病人的治疗护理实行包干制,弹性排班,灵活合理配备护理人力,成立中医特色护理小组,深化“五到位”服务法,开展“中医膳食指导”等中医护理项目,做到无缝隙护理,真正落实对病人的全方位的整体护理。其中我院风湿科获第二届全国中医特色护理优秀科室。
本次“三民”活动结束后,365健康在线的记者经过多方采访得知,青岛五医的中西医结合诊疗特色和人性化举措得到了众多患者和家属们的认可,自1月至10月的患者满意度调查中,满意度达到99.53%,受到媒体关注报道200余次。青岛五医丁文龙院长表示,医院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诸如高层次人才短缺、建设资金缺口、基础设施薄弱,发展规模不能满足周边居民的就医需求的实际困难,在以后的中心工作中,青岛五医将抓住机遇,锐意进取,进一步探索创建载体,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 上一篇: “海”阔天高,“慈”惠天下
- 下一篇: 维护心身和谐 打造“心灵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