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青岛健康资讯 >> 正文

守护孩子肠胃健康 拒绝“胡吃海塞”

来源:365健康在线 时间:2024/10/3 13:16:00 点击:-

秋季天气逐渐转凉,较大的昼夜温差以及忽冷忽热的天气变化很容易令孩子们生病,除了感冒、咳嗽等呼吸道疾病,腹泻病在秋季也很常见。特别是十一假期期间,饥饱失常是孩子们常见的问题,同时摄取的零食明显增加,给肠胃带来负担。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儿一科主任郭晓琳介绍,腹泻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和性状改变,可以由感染(细菌、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和非感染(饮食、气候)因素导致。

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多发生在10月至次年1月,被称为“秋季腹泻”,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6个月—3岁的婴幼儿。秋季腹泻潜伏期为1-3天,症状一般持续3-7天,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和腹泻。若患儿持续呕吐和腹泻容易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等严重并发症;若出现喂养困难、眼泪少、尿少、精神萎靡或烦躁等明显不适时,需尽快就医。

 

主要临床表现:

腹泻:大便次数明显增多,每日10余次至数十次,伴有腹胀和肠鸣,排便急且量多,粪便呈稀薄水样,淡绿色或黄绿色,偶有黏液,无脓血。

呕吐:半数患儿会出现呕吐,多发生在病程初期,一般不超过3天。

发热:病程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半数患儿还会发热,通常低于39℃,重症易高热,一般起病2天后热退。

 

腹泻该如何治疗

西医治疗本病以补液对症治疗为主,中医治疗可采取外治、内服等多种方法,疗效显著。

1.小儿推拿:推拿治疗小儿腹泻,免去服药的困难,无痛苦及副作用,易于被小儿接受,是一种较理想、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特别是脾胃受损,感受外邪之腹泻疗效好,见效快,又可恢复肠胃功能。三字经流派小儿推拿具有独穴治病的特色,只用一个穴位,多推、久推,以得效为度,特别是急性病。《推拿三字经》记载:“治急病  一穴良  大数万  立愈恙”、“若泻肚  推大肠  一穴愈  来往忙”。采用清补法,多推、久推大肠经可治疗腹泻。


2.穴位贴敷:根据证型选择合适的药物制成药膏,贴敷于相应的穴位,药物通过穴位渗透进入经络,导入脏腑,直达病所,发挥治疗作用。此方法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孩子易于配合,可单独使用也可联合其他方法一起使用增强疗效。

 

3.隔药艾灸:选用不同的药物放在不同的穴位进行艾灸治疗,可以防治小儿腹泻。艾灸具有行气通络、调和阴阳、平衡脏腑功能,可以调节小儿的胃肠功能;对于小年龄儿童可采用电子艾灸仪进行治疗,安全性更高。


    4.内治法:包括中药汤剂、药膳及中成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进行辨证论治,根据不同证型选择对应的药物。

 


预防调护:

1.可以接种疫苗,预防病毒感染。

2.注意及时增减衣物。早晚比较凉,可以给孩子穿上一件薄外套,白天温度较高时可以脱掉外套;孩子运动时觉得热,不宜太快脱衣服;运动锻炼后,孩子出汗较多,不宜在冷风中逗留,以免受凉。

3.注意均衡饮食及食品卫生。平日应均衡饮食,不挑食,多食新鲜蔬菜及水果,避免吃一些生冷、油炸之品,防治对肠胃造成一些不良刺激;晚餐七分饱既可,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饮食过饱对胃肠功能造成负担,影响消化。另一方面,俗语说“病从口入”,需要注意食品卫生安全。注意奶瓶、餐具及玩具的消毒;注意手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

4.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不宜终日关闭门窗。随着气候转凉,气温降低,也不主张将孩子房间的门窗总是关闭着,这样既不利于空调流通,容易滋生细菌或病毒而增加感染的风险,又不利于让孩子适应外界的气候变化,增强抵抗力。

5.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户外运动、多晒太阳,可以增强孩子的体质和免疫力。可以鼓励孩子每天进行一定时间的户外活动,需要注意的是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以便更好的去适应天气的变化。

标签:海慈医疗   肠胃   秋季腹泻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