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向农村居民科普健康知识,指导有健康问题的居民正确用药,10月19日,由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半岛都市报“半岛公益”联合主办的“青岛市健康教育进农村”活动,走进了崂山区王哥庄街道,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派出的重症医学科、老年医学科、消化科、普外科、精神心理科、药学部等科室的专家及医护人员,参与了此次活动。
科普讲座,教老人安全用药
19日上午9时许,在王哥庄秦家土寨村社区卫生室,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药学部主管药师张晶晶给老人们带来了一场《止痛,“药“谨慎》的科普讲座。由于不少老年人患有腰腿痛等疾病,指导老年人安全用药就非常关键。
现场来的秦家土寨村以及附近的村民,听得非常认真。通过这场讲座,他们了解了平时不能随便吃止痛药,不能重复超剂量用药。有些药物会对胃肠黏膜、肝肾功能带来损伤,会引发心血管疾病。
村民们纷纷表示,通过这场讲座,他们明白了不能身体疼痛,就随便使用止疼药,要在医师指导下正确用药。
耐心答疑,暖进老人心坎里
讲座结束之后,专家们开始仔细耐心地为前来问诊的社区居民答疑诊断。64岁的张云昌格外引起了专家们和记者的注意,因为他的身体上下部分不太协调,他的手指每一根都非常粗,而头部也比一般人显得特别大,面容粗犷,嘴唇也很厚。
张云昌问诊的过程中,记者了解到,他是因小脑里长了垂体瘤,导致了肢端肥大症,最近眼睛开始看不清东西了,走路也很不便。这次听说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的专家前来看诊,他赶紧带着病历等资料来就诊。为了控制垂体瘤不长大,平时,张云昌需要每个月都去市区的医院复诊打针,因为路程遥远,他坐地铁也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这次在家门口就能看上专家,他非常高兴。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王清峰指导他如何正确用药,并告诉他,他们医院内分泌科的王海燕主任每周四就在王哥庄街道这边定期坐诊,可以去找她复诊。
71岁的李玉兰大姨患有高血压,还得过脑血栓。她非常高兴专家团队能到村里来给老人们看病。“不用儿女们陪着,不用坐车,也不用挂号,自己抬腿就能来,还能一次性看好几个科室的专家医生,这样的服务实在是太好了。”
专家入户,给瘫痪病人送医疗服务
给所有前来咨询老人看诊结束后,专家团队还分两拨上门入户送医疗服务。76岁的朱爱香老人患有类风湿关节炎三四十年了,后来还引发高血压、高血糖、脑溢血等疾病,瘫痪在床也已经十多年了。记者看到,老人半边身体不能动弹,两腿蜷缩着,脚已经肿胀变形了。她的女儿说,妈妈的腿已经伸不直了,每天只能躺在床上,完全动不了,大小便不能自理,吃饭也需要喂。最让他们犯愁的是,妈妈的身体非常脆弱,一动她就疼的哭,甚至不动她,她都疼的半夜哭嚎,家人都睡不好觉。他们根本就不敢动她,更无法带她外出就医,他们实在是太苦了,不知道怎么办好。
张晶晶告诉他们,老人瘫痪在床多年,肯定患有骨质疏松等疾病,她的骨骼非常脆弱,需要多补充钙类和免疫抑制剂,多晒太阳。此前有病号甚至一咳嗽就会骨折,但是检查后补钙补磷,病人后来能行走了。但是像朱大妈这个情况,无法去医院做相关检查,确实是个难题。
87岁的秦贵语老人患有血压高、下肢淋巴水肿等疾病,不能行走。老年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陈丽红上门查看老人的情况,并给家人指导平时该如何陪护,给老人如何用药等。
多学科会诊,带百姓带来便捷服务
王哥庄街道卫生院院长崔成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健康教育进农村”活动,也结合着市里开展的“家庭医生入户大走访”,向老百姓宣传一些健康知识,提供家庭医生服务,听取老百姓的意见建议。多年来,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坚持健康教育进农村,多次走进王哥庄辖区多个村子给老百姓进行健康知识普及,这一次,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组织了这么多专家,以多学科会诊的形式,给老百姓提供医疗服务,确实解决了他们急难愁盼的问题。我们王哥庄街道离市区相对远一些,老人就医还是不方便,去一趟就得两个小时,而且老人对于现代化的就医系统不熟悉,多数得由子女陪着去。“我们也盼望各学科的专家多下来走动,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便捷的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贺庆娟表示,随着我们医疗模式从疫病治疗为主到以疾病预防为主的转变,国家也调整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目前主张以疾病预防为主,疾病预防就需要有一定的科普知识,“对于农村来说,这方面确实比较薄弱。今天我们第八人民医院组织了重症医学科、老年医学科、消化内科,药学部、精神心理科、普外科等方面的相关专家,组成一个专家团队,来到秦家土寨村进行疾病科普的知识宣传。通过这些老人前期查体的相关报告,专家们也发现一系列相关问题,比如说,在用药方面有不合理的现象,在生活行为的改善方面也有不足的地方。专家们对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病人,在饮食方面应该如何注意,以及饭后活动量方面给予了指导。不仅是在疾病前期,对于疾病后期老人应该掌握的知识,也进行了宣传,受到了老百姓们高度的认可。”
- 上一篇: 提升群众满意度 | 出入院床旁办理一站式服务,让患者告别“跑腿”和等待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