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青岛健康资讯 >> 正文

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常见皮肤癌的辨识——基底细胞癌

来源:365健康在线 时间:2023/3/23 11:29:00 点击:-

一、什么是基底细胞癌(BCC)?

基底细胞癌是最为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多发生在40岁以上人群,多表现为单一皮损,常发生在有毛部位的表皮基底细胞或皮肤附件的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大多数皮损见于日光暴露区,多位于面部,内、外侧眼角、鼻唇沟和耳后为高危区域。它的重要特点是生长缓慢,极少转移。

二、临床分型

1. 结节溃疡型:开始为小而有光泽的结节,伴有毛细血管扩张,以后结节逐渐增大,中心形成较大的溃疡,包绕的边缘呈珍珠样。

2. 色素型:与结节溃疡型相似,但病灶伴有黑褐色的色素增多。

3. 硬化型:表现为硬化的黄白色斑块,质硬,边界不清,其表皮长期完好,到晚期才出现溃疡。

4. 浅表型:常见于上胸部,病灶呈红斑或脱屑性斑片,逐渐向周围扩大;斑片周围可部分包绕以珍珠样边缘,斑片表面通常可见小的浅表性溃疡和结痂。

三、鉴别诊断

要与皮肤基底细胞乳头状瘤、脂溢性角化病(老年斑)、鳞状细胞癌、黑色素瘤等鉴别。

四、治疗方案

1. 手术治疗:外科手术治疗是基底细胞癌的首选治疗方法。外科治疗强调彻底切除,一般切到正常组织5mm,特殊情况如涉及到重要结构则为 3mm,不能因为修复困难而有所姑息。

2. 放射治疗:放疗可行分次小剂量照射,持续数周。特别适合于不愿意或无条件手术的老年人,以及一些不易修复的部位。

3. 化学治疗:如局部用5-氟尿嘧啶、秋水仙碱等,但因复发率高,在临床不做为选择。

五、典型案例

患者于某,女,68岁。6年前无意发现鼻根部黑色肿物,当时较小,类圆形,边界清,无瘙痒及疼痛,未予注意及治疗,肿物逐渐增大并隆起,现呈长轴横向生长,边界不规则,颜色不均一,曾抓挠后溃破。经美容医学科接诊后收住入院。

术中沿肿物边缘外扩2mm手术切除(以切除干净并可直接缝合为度),术中冰冻提示:基底细胞癌。立即行创面的扩大切除,范围在原肿物外缘5mm,此时创面已无法直接缝合,则在创面局部设计,在创面局部设计“改良阅读者皮瓣”覆盖创面。术中注意保留眉头位置,术后周围内眼角及眉毛对称、无变形。

温馨提示

1. 60岁以上老年人在面部短期内快速生长的“黑痣”或黑色“肿物”应引起高度重视,不要用手掐、针挑等进行刺激。要到正规医院就诊。

2. 怀疑是基底细胞癌,不能因其恶行程度低而延误治疗。

3. 高危人群出现的一些特殊“痦子”,在早期要学会鉴别,规避风险。

六、什么样的“痦子”需要手术切除?

1. 形状不对称:良性的痣往往是对称或者圆形的,以中央画一个“十”字,若左右、上下不对称者,需警惕。

2. 边界不规则:良性的痣边缘一般整齐规则,若出现边缘模糊不清或有切迹、锯齿等,需警惕。

3. 颜色不均匀:并不是颜色越黑越不好,若同一个痣的颜色不均或出现颜色的改变,需警惕。

4. 直径:手掌、足底、指(趾)甲的痣,直径(宽度)大于3mm;其余部位的痣,直径大于6mm,需警惕。

5. 变化或进展:一些早期的恶变瘤体会有轻微的隆起,或近期变化快、周围出现卫星灶,需警惕。

科室简介

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美容医学科拥有强脉冲光、二氧化碳点阵激光等先进设备,擅长多毛症、色斑、红血丝、毛孔粗大、老年斑、睑黄瘤、扁平疣、痘坑、妊娠纹、瘢痕等疾病的诊疗。科室开设瘢痕门诊、毛发门诊等亚专科门诊,立足医疗美容及整形修复专业,开展眼整形,鼻整形、口唇整形,乳房整形,会阴整形,毛发移植,肉毒素、玻尿酸注射,吸脂、腹壁整形,自体脂肪移植,腋臭微创治疗,体表良恶性肿瘤手术,瘢痕综合治疗,外伤美容缝合等业务。

科室完成多项省市级继教项目;承担青岛市科研项目1项;是青岛市医学会医学美容学会副主委单位、中日友好医院毛发专病医联体单位。

标签: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