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青岛健康资讯 >> 正文

【优护服务明星】赵艳玲:三十余载护理情,洒满精卫暖患心

来源:365健康在线 时间:2023/5/26 9:09:00 点击:-

赵艳玲,副主任护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990年3月参加工作,至今在护理岗位上工作了30余年。今天,她依然在护理一线岗位上工作着、奉献着。

优护服务明星赵艳玲

服务到位,奉献爱心

心身医学科是我院成立的新科室,收治各类有心身障碍的患者。有丰富心理护理经验的赵艳玲护士,对待每一位患者都认真、耐心、细心、热心地提供护理服务。有一次分发完晚饭后,赵艳玲依旧如往常一样巡视每个房间,这时,她发现李某坐在床边低头不语,细心的她感觉不对,立即过去轻声询问:“大姐,咋了?咋不吃饭呢?”李某回答说“没啥,一会吃。”说话时,赵艳玲敏锐发现李某眼睛有闪烁的泪痕,便拉着她的手问:“是不是有心事,能说来听听吗?也许我帮不上忙,但你说出来心情可能会轻松一点,来这,就是到家了,有啥事,别憋在心里。”在赵艳玲的细心关怀下,李某打开了心扉:原来李某生了心理病,家属不理解,以为是装的,开始时家属还经常陪着她到处看病,在多家医院就诊检查发现没有啥大病,家属就失去了耐心,对患者采取了不理不睬的态度。患者感觉自己的病好不了,同时被疾病折磨的很痛苦,经常一个人偷偷的抹眼泪,甚至想一死了之,但一想到孩子又有点难以割舍,非常痛苦。赵艳玲与患者进行了1个多小时的心理疏导,直到患者露出了坚定的信心,表示好好配合医护治疗好自己的疾病,她才放心下班回家。她及时将患者的病情反馈给主管医生,并重点向夜班护士做了交接班。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患者病情稳定,事后患者拉着赵艳玲的手说:“赵护士,那天真是谢谢你,你真是太负责任了,要不是你,那天我就想出院,不治了,真是太感谢了。”工作三十多年来,赵艳玲一直默默奉献着,类似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很多。

以身作则,敢于担当

在三年疫情期间,赵艳玲时刻发挥一名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主动请缨进行封闭管理,有时要工作到晚上9点多。对此,赵艳玲从不计较。只要有困难,她总能迎难而上。2022年9月,需要参与即墨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刚下发,她便立即加入到了采样队伍中。已经50多岁的她与15名同事每天凌晨2:00出发,坚守核酸采样18天。工作中,她严格履行传染病防治操作规范,认真的工作态度及严谨的操作标准赢得了当地工作人员的一致赞誉。除此之外,她还是参加了院核酸采样队,几乎每个周末,都会下社区进行核酸采集工作。她从无怨言,她说,这是身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担当。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自从踏上工作岗位,赵艳玲就一心一意扑在护理事业上。她坚信护理工作不仅仅是看护、照护、保护好患者,更需要帮助患者身体自理、生活自理、心理自立,达到身心合一,最终帮助患者恢复到健康的状态。

精神病人的康复治疗对精神疾病的预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的赵艳玲做起康复治疗更是如鱼得水。她带领护理同仁为患者开展多种康复治疗,如:小组治疗、放松治疗,隔物灸治疗、绘画治疗等,深入浅出的知识宣讲及颇具特色的治疗活动都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欢迎。在新职工、实习护士的带教过程中,她总是言传身教,一丝不苟。赵艳玲经常说:“护理工作既是技术活,又是体力活,更是良心活。作为护理人员,需要三不怕,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我们心里只要有爱,病人就会有信心。”

 

30多年来,赵艳玲一直在践行着初心与使命,她始终把自己的所学与爱心奉献给她的每一位患者。她一步一个脚印,几十年如一日,履行着自己的诺言。她将继续不忘初心,忠于职守,护佑生命,无私奉献,用自己满腔的真情温暖每一位患者。

标签: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