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青岛健康资讯 >> 正文

【医心向党 医心为民】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好医生|检验科王丹阳:默默付出 做好“疫”线侦察兵

来源:365健康在线 时间:2021/9/6 16:47:00 点击:-

检以求实,验以求真。检验科工作人员充当着“情报员”、“侦察兵”的角色。在这场疫情阻击战中,检验人是与病毒距离最近、接触最频繁的一批人。王丹阳就是“侦察兵”之一。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出征夜,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我魂不灭,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长江水不可断绝,卫我同胞万万千”抗金英雄岳飞的满江红在当今有了新的诠释。当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时,医务工作者逆流而上,“舍小家,顾大家”。当时,王丹阳也毫不犹豫地在第一时间写下了请战书,按下了殷红的手印。并且在后来对口支援工作、重大突发事件医疗救治报名中,她一直不改初衷,积极主动,冲锋在前,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

在中心成立核酸实验室后,完成核酸检测任务是对检验人员的考验,尤其在疫情防控严峻之时,为了保证第一时间发出准确无误的核酸检测报告,他们加班加点,日夜兼程,王丹阳起到了党员带头作用,勇于担当,任劳任怨,日复一日与检测样本打交道,与检验科全体成员在完成核酸检测任务的同时,做好日常检验工作,保质保量完成住院病人常规检查及门诊的检测工作,甘愿做卫生健康事业的幕后英雄。

2021年4月,为响应市卫生健康委号召,王丹阳作为医学检验专业人员参与青岛公共卫生应急备用医院第一梯队医务人员支援防疫工作。王丹阳挥别了家中亲人和两名幼子,来到处于 “战时状态”的医院,这是医护人员与人民群众共同的战场。

医院的特殊性决定了院感要求几近严苛,个人防护、消杀工作成为了重中之重。在院感科同事的指导下,王丹阳一次又一次进行穿脱防护装备训练,一遍又一遍的熟悉路径,抓细节找疏漏,力求所有操作统一规范。在训练中,汗水很快就打湿了分体衣,但是她仿佛不知疲倦,小小的身躯却好像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她说:“唯有汗水和疼痛才能化为肌肉记忆。训练场上多流汗,战场之上才能少流血。我们现在也是战士了,早一分钟通过考核就能早一分钟踏上属于我的战场。”凭着这股拼劲儿,她很快通过了院感组的考核,加入了检验工作中。

在备用医院工作的日子,任务重,工作强度大,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为了保证检验质量,为临床提供及时可靠的检验依据,同时保证自身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检验组的人员需要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于平时的工作量。作为第一梯队的工作人员,更是要在实战中摸索,总结经验教训,为后来者确立规范。经常是上午穿着防护服一刻不停的工作了四五个小时,下午还要辅助其他进仓的同事,空闲时要坐在电脑前逐字逐条研究制度流程。在这里,王丹阳每天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一次进仓就要将近5个小时,工作量大时一天需要进仓两次。她不敢喝水,不上洗手间,任凭汗水湿透衣衫。她也想家,也曾哭泣过。她说,“是信仰的力量支撑着我前进。我是妻子,是母亲,是女儿。我更是一名中国共产党的预备党员。我的信仰就是我的铠甲,保护我内心的柔软,直面一切困难。为了群众的公共卫生安全,我要坚持。为了党组织的信任和嘱托,我要坚持。为了心中的信仰,我更是要迎难而上。”正所谓“危难之时显身手”,关键时刻,初心无需多言,仅用实际行动就诠释了医者的责任与担当。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王丹阳不怕苦不怕难,不计较得失,任劳任怨,服从调派。抵过了对家人的思念,挨过了高强度的工作,出色的表现受到了所在团队负责人的高度赞扬,并获得了各兄弟单位同仁们的一致肯定,最终圆满完成了支援任务。当佩戴上“致敬疫线守护者”的纪念章时,她脸上的笑容是淳朴而自豪的。

完成支援任务回到医院后,王丹阳便立刻沉下心,钻研新冠肺炎相关理论知识,用经验完善工作细节,与同事们分享收获,继续做好本职工作,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的依据。

“看这一次,中华儿女决不会低下头。活这一世,我与你共患难风雨同舟。看这一次,在出发之前唱起满江红。看这一次,无数的双手撑起黄鹤楼。”这曲激昂的《出征》,让王丹阳热血沸腾,为之泪目。相信她再次听到这首最喜欢的歌时,内心不会为没有去武汉支援疫情而遗憾了,因为她经历过,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也可以壮怀激烈,为国为民。

标签: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   好医生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