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6日上午,刘学科来到青岛市中心血站机采大厅,熟练的进行着登记、查体、抽血、检验、献血等每一步献血流程,顺利完成一个治疗量血小板的捐献,这是他2020年自疫情发生以来第6次来血站,却是第4次成功捐献血小板。
刘学科是青岛海关的一名公务人员,负责海运货物的检验检疫工作,上学时修的是兽医专业,用他的话说“兽医和人医是相通的”,救死扶伤是自己的社会担当,用热血为生命护航是义不容辞的责任。2003年以来,刘学科在青岛已累计捐献全血11次4400毫升,血小板14次14个治疗量。
刘学科的初次献血是在1999年,正在上大三的他,作为学生会干部和学校团体献血组织者,率先垂范,带头撸袖,顺利完成了自己的献血首秀。自此他在无偿献血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曾停歇,从未无故缺勤。烟台、兰州、青岛等多地都有他的献血足迹。
这次在第十七个世界献血者日即将来临之际能顺利捐出自己的血小板,挽救生命,传递社会正能量,更呼应了今年的献血主题“献血,让世界更健康”,刘学科的脸上洋溢着无限的满足和自豪。2015年,刘学科开始了解并捐献血小板,但他的血小板捐献之路却不是很顺畅,有过几次血小板个数不达标被拒的经历。为能及时救治病人,顺利捐献自己的血小板,刘学科都会在献血前四五天就开始摄入能提升血小板数的饮食,花生米成了他日常必备的小零食。
疫情爆发后,得知用血紧张,刘学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更是将无偿献血当成了自己必须完成的任务。献血间隔期刚满,机采大厅就能看见刘学科的身影。作为专业的检验检疫人员,刘学科一有空便向街坊邻居和亲朋好友讲授防疫知识和献血知识,自觉主动的做起了防疫和无偿献血义务宣传员。
送人玫瑰,手留余香。刘学科在做精做细本职工作的同时,也做好做实社会公益活动,愿更多的爱心人士像刘学科一样关注和参与公益活动,奉献爱心,用热血护航生命,为生命接力。
- 上一篇: 青岛市中心血站:“热血青春·健康跑”挑战活动热力开战!你还没加入吗?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