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波,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加入中国共产党已27年,他工作积极肯干,兢兢业业,时刻发挥一名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随着现代医学的进步和人们对艾滋病认识的提高,艾滋病已经没有原来那么可怕,但是它的强危害性和不可治愈性仍被称为“世纪绝症”,仍然有人谈艾色变,避之不及,社会上也仍然存在着对艾滋病的严重误解和歧视。李鸿波医生每天要接诊20~30名艾滋病人,他冒着可能被传染的风险一丝不苟为艾滋病人做尿道、直肠等高危部位的治疗手术,他的手机24小时畅通,随时接听并解答艾滋病人的咨询和疑问,挽救了上百名失足的病人和数十个濒临破碎的家庭。一位年仅19岁的小伙是同性恋者,刚考入大学1年,在做手术时查出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正憧憬着美好未来生活的他一下子跌进了冰窖,苦闷,悲观,无助,他觉得老天爷对他不公,他无颜再活下去了。李鸿波以一位医生的身份,也以一位长辈的语气,不断地开导劝慰他。可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一个周末的晚上,他说他买好了去往北方的火车票,准备去看场大雪从此离开人世。李鸿波不停地发微信给他,不断地分散他的注意力,并及时赶到火车站,劝他退了火车票,并亲自送他回家,把他的秘密婉转地告诉了他单亲妈妈,万幸没有发生意外,当他母子两人抱头痛哭时,已经是凌晨2点了·····在李鸿波的帮助下这位男孩走出低谷,像正常人一样学习着,生活着·····
众所周知,血液是人体不可缺的生命物质,在最危急的关头,有了血液就能使病人起死回生。1994年的1月,李鸿波开始了第一次无偿献血。从此以后就踏上了无偿献血之路,无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无论节假日休息日,只要接到血站的求援电话,他总是克服困难,第一时间赶到血站挽袖献血。25年来遇到过半夜来电话,暴风骤雨时来电话,大雪纷飞时来电话,春节期间与家人团聚时来电话的情况,每次李鸿波都没有拒绝,每次都召之即来,来就能献。截止目前,他已经连续25年不间断无偿献血200次,其中献全血6560毫升,献血小板355.5个治疗量,总共折合血液290960毫升,是岛城目前献血量最多的人,是连续6年献血最高记录的保持者。他连续6次获得全国无偿献血金奖,无偿献血促进奖,荣获青岛最美献血者,青岛无偿献血功勋奖等称号。多次被电视台、报纸等媒体采访表彰。当记者问他是什么原因能坚持25年不放弃执着地做一件好事呢?李鸿波说一是作为一名医生和共产党员的职业道德和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二是长期的身体力行证明了无偿献血不仅无损健康而且有益身心。
李鸿波2012年被推选为青岛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副大队长,2016年担任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护肝使者志愿队”队长。他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积极搭建桥梁,帮助在无偿献血体检中发现肝功能异常(转氨酶升高)的献血者到六医转氨酶诊断中心来,积极联系专家,帮助他们及时查找原因,积极治疗,使一部分人重返无偿献血队伍,使一部分人明确自己确实患了乙肝等肝病,虽不能献血,但是治疗后身体康复了。六医收治了许多“出血热”、“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的重病号,输注血小板和血浆是挽救他们生命的必不可少的治疗手段。经常遇到血液紧张供应不上的问题,李鸿波一边主动献血,一边积极动员病人的亲属朋友第一时间赶往血站应急献血以解燃眉之急。此举挽救了病人的生命也招募了众多新的献血者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
李鸿波还是六医皮肤科“红丝带”的志愿者。目前艾滋病、梅毒等疾病高发,李鸿波在日常工作中不仅以自己的医德医术热心为病人服务,还经常加班延点,帮助病人联系住院手术、通知检验结果、指导高危行为暴露后预防、转诊、生活指导等许多额外的工作。他立足岗位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实践着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赢得了病人和众多市民的赞誉。
- 上一篇: 胶州市妇幼保健院:三伏天聊三伏贴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