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一名农民工突发急性心梗,命悬一线。患者本人身无分文,家属不在身边无法为其手术签字,眼看着患者即将错过生还时机,作为医生,该怎样抉择?是墨守陈规,任其急症发展,还是替家属承担手术风险,给患者一个生机。心脏中心团队面临两难选择,生命至上,救人为先,他们选择了手术,最终,手术成功,患者转危为安。胸痛绿色通道无缝衔接快速救治生命的优势和医者仁心、青岛大爱的精神进一步彰显。
命悬一线 生死抉择
绿色通道 无缝对接
据了解,王先生今年41岁,家住外地,来青务工多年。入院前一个周,王先生就有胸痛的感觉,到某医院就诊并未查出心脏问题。近几日,几乎每天都会感觉胸部不适,且多出现在活动时,休息休息就缓解,也就没放心上,也没有进行治疗。
12月20日下午16:00点,王先生从工地返回时宿舍时,出现严重胸痛并伴有胸闷、大汗、憋气、有濒死感,其实,在上午,王先生就已经感觉胸痛加重了,但是一直没吱声,咬牙坚持。眼看王先生胸痛得越来越厉害,工友赶紧拨打120呼救。
17:00左右,青岛阜外医院急诊120王增涛医生出诊,10分钟后,将王先生拉回医院。患者身无分文,胸痛中心迅速开通绿色通道,实行“先诊治、后付费”模式,第一时间进行抽血化验、心电图和心脏彩超检查。二线值班心脏中心病区副主任张慧会诊,确诊为急性心梗。
医生马上给与药物治疗并同时建议患者进行急诊PCI。此时,王先生没有带身份证,也记不住身份证,无法办理住院。患者没有钱,手术可能花费很大费用,最重要的是,没有家属进行手术签字的情况下,如何进行安全救治是摆在医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越发危急,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耽误一分钟,就会有更多心肌死去,以至造成生命无法挽回的结果。
负责此项工作的路长鸿副院长和医政部何向辉主任在胸痛中心群里果断决策,“马上救人!”尽管有风险,但是生命权高于一切!好在患者本人大脑清醒,在争得患者同意后,介入团队迅速准备迎接手术。
生命至上 救人为先
精准技术 挽回生命
18:00左右,患者被护送进入心内科介入室立即手术,开始造影,崔美平主任、路长鸿副院长、梁磊等人缜密娴熟操作,冠脉造影检查显示,前降支狭窄95%以上。
“真是太危险了,命悬一线啊”现场手人员感慨道,随后顺利植入一枚支架,患者胸痛症状立即得到显著缓解,造影示狭窄部位已扩开,整个手术持续半小时顺利结束,患者术后安返CCU重症监护病房进一步观察治疗,目前该患者病情稳定,在平安恢复中。介入团队在50分钟内完成了从就诊到球囊扩张后血流恢复,使患者转危为安。
“多亏工友们及时发现拨打了120,多亏医院急救措施有力,医护人员冒着这么大的风险挽回我丈夫的生命,真的不知怎么感谢才好!”在病床前,王先生的妻子流着感激的泪水说出了这番话。躺在床上的王先生病情已趋平稳,口中也不断说着感谢。很难看出,他刚经历了争分夺秒的生死瞬间。
时间就是心肌
对于急性心梗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发病初期的90分钟被视为救治“黄金时间”,因此,对于突发急性胸痛病人而言,若不能及时治疗,可能瞬间危及生命。随着寒冬来临,来院就诊的心血管病人骤然上升。12月19日,就连续做了40多台心脏介入手术,20日,连做3例急性心梗介入手术。21日,医院又安排了15台介入手术。医生提醒,有胸痛症状,千万不能等,立即拨打120!速到胸痛中心就医。
用实力说话
本次患者的成功救治,与胸痛中心快速救治能力密不可分。体现了医护团队迅速诊断和反应的无缝对接,最大限度地缩短了患者的救治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近期,青岛阜外医院胸痛中心通过国家认证,接轨国际,比肩全国,带动区域,充分显示了其过硬的实力。以此为契机,胸痛中心将进一步优化流程,改善服务,提升技术,用绿色通道和精湛的技术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给家庭带来希望和曙光。
诠释医者仁心
在临床中,每天会上演着各种各样的生离死别,医生见多了各种各样的悲欢离合,最令人心痛的就是本有救治的希望,患者和家属却不把握,眼睁睁看着生命逝去。面对生死抉择,阜外医院的医护人员总是最大限度帮助去争取。在王先生没有钱也没有家人做决定的情况下,毅然冒着极大风险为患者实施了手术。而这种事情并非一次两次,每每发生之后,他们也难免后怕,但是,再次遇到此类境况,他们又坚定无畏地冲上去。多少个寒来暑往,多少个日日夜夜,只要有急诊,有手术,有患者的需求,医生必然冲锋陷阵,奋勇救命。患者和医者面对的永远都是同一个敌人,那就是疾病。对于医生而言,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呢!或许这就是医者仁心吧!
- 上一篇: 李沧区湘潭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疫苗知识你问我答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