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吃货来说,到了秋天
有一样东西是必须要吃的
那就是羊肉
肥美的羊肉在锅里咕嘟咕嘟冒着泡
阵阵肉香飘散
真是随时受不了~
我就知道,此刻你的表情肯定是这样的
今天小编就给你脑补一下
羊肉为何如此让人垂涎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身,益肾气,养胆明目,治虚劳寒冷,五劳七伤”。
但羊肉的气味较重,对胃肠的消化负担也较重,并不适合胃脾功能不好的人食用。和猪肉牛肉一样,过多食用这类动物性脂肪,对心血管系统可能造成压力,因此羊肉虽然好吃,不应贪嘴。暑热天或发热病人慎食之。
【注解】羊天性耐寒,主要产于寒冷的高原地区。羊肉为牛科动物山羊和绵羊的肉,是主要肉类食品之一。
【性味】甘、温、无毒。
【归经】入脾、肾。
【功效】补体虚,祛寒冷,温补气血;益肾气,补形衰,开胃健力;补益产妇,通乳治带,助元阳,益精血。
【主治】肾虚腰疼,阳痿精衰,形瘦怕冷,病后虚寒,产妇产后大虚或腹痛,产后出血,产后无乳或带下。
【禁忌】暑热天或发热病人慎食之;水肿、骨蒸、疟疾、外感、牙痛及一切热性病症者禁食。 红酒和羊肉是禁忌,一起食用后会产生化学反应。羊肉与西瓜也不能混合食用,食用后会发生腹泻等反应。
【药效】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对一般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肾亏阳痿、腹部冷痛、体虚怕冷、腰膝酸软、面黄肌瘦、气血两亏、病后或产后身体虚亏等一切虚状均有治疗和补益效果,最适宜于冬季食用,故被称为冬令补品,深受人们欢迎。
羊肉
食疗价值
秋天吃羊肉
1.秋天吃羊肉补肝明目
羊肉有益血、补肝、明目之功效,对治疗产后贫血、肺结核、夜盲、白内障、青光眼等症有很好的效果。羊奶与牛奶相比,富含更多脂肪和蛋白质,是肾病病人理想的食品之一,也是体虚者的天然补品。
2.秋天吃羊肉增强抗病能力
羊肉肉质细嫩,含有很高的蛋白质和丰富的维生素。羊的脂肪溶点为47度,因人的体温为37度,就是吃了也不会被身体吸收,不会发胖。羊肉肉质细嫩,容易被消化,多吃羊肉只能提高身体素质,提高抗疾病能力。而不会有其他副作用,所以现在人们常说:“要想长寿、常吃羊肉”。
3.秋天吃羊肉滋补身体
在秋冬季,人体的阳气潜藏于体内,所以身体容易出现手足冰冷、气血循环不良的情况。按中医的说法,羊肉味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具有补肾、暖中祛寒、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的功效,所以秋冬季节吃羊肉,既能抵御风寒,又可滋补身体,实在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4.秋天吃羊肉温中健脾
常吃羊肉可益气补虚,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抵抗力。羊肉还可增加消化酶,保护胃壁,有助于消化。中医认为,羊肉具有补精血,益虚劳,温中健脾,补肾壮阳,养肝等功效。对虚劳嬴瘦、腰膝酸软、脾胃虚弱、食少反胃,头眩明目、肾阳不足、气血亏虚、寒疝、产后虚冷、缺乳等病症有良效。尤其适合老年人、体虚的男人和产后妇女。
作为吃货的小编来说,这么诱人的食材怎能放过?今天就来一道红焖羊肉,治愈一下大家节后上班的惨淡心情吧。
材料:羊排500克,土豆300克,红萝卜100克,洋葱30克,姜葱20克,油适量,盐1.5茶匙,糖2茶匙,生抽1茶匙,红烧酱油1汤匙,番茄酱1.5汤匙,料酒1茶匙
第一步:
羊排斩块,用清水浸泡2小时去除血水,土豆和红萝卜切滚刀块,洋葱切片,小葱打结,姜切片;
第二步:
锅烧热,放油,下羊肉煸炒至略带金黄;
第三步:
姜葱入锅炒香;
第四步:
沿锅边蘸洒料酒增香去腥;
第五步:
加入适量的开水,并调入盐,糖,生抽,红烧酱油和番茄酱;
第六步:
大火烧滚,转中火焖15分钟;
第七步:
土豆和红萝卜入锅,焖至用叉子可轻松扎透即可;
第八步:
最后放入洋葱片,即可出锅喽~~
做好的红焖羊肉香气扑鼻,肉质鲜嫩,味鲜汤醇,不禁让人大快朵颐,宴客也是很有面子的菜肴呢。
- 上一篇: 黄岛区中心医院:“脑内炸弹”两次“引爆”!真真是触目惊心!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