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自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会计学院的2名教师和8名学生组成的大学生暑期实践团走进市心理健康教育基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暑期实践活动。
实践课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参观学习、科普讲座、座谈交流和基地体验。老师和学生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一一参观基地各大版块,了解基地四大功能、各版块主题和功能、各种仪器设备的保健治疗功效,以及基地在维护民众心理健康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
随后,科普讲座围绕学生们感兴趣的常见话题《心理健康及其维护》展开,结合实例,图文并茂,现场互动良好。讲座后,工作人员与实践团的师生们进行了座谈交流,老师和学生们就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问题、学生们近期心理困扰等分享交流,工作人员给予专业解答。
最后,学生们现场体验沙盘治疗、情绪宣泄、生物反馈治疗等版块,实践效果好,收获满满。
大学生心理健康莫忽视
每个大学生都希望自己是健康的、幸福的、成功的。谁不期望有坚强的体魄和良好的心态呢?然而,健康、幸福绝不是仅靠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的丰富、科学的饮食,甚至体育煅练就能完全做到的,健康更多的取决于人的精神状态,取决于人的心灵世界。现代大学生所处的环境中,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人的心理越来越紧张,越来越焦虑,困惑也越来越多,因此,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也凸显出来,所以每个大学生要想取得成功,获得幸福,就必须塑造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去面对来自各方的压力。
01培养良好的人格品质
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
2养成科学的生活方式
生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已为科学研究所证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指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科学用脑、坚持体育锻炼、少饮酒、不吸烟、讲究卫生等。大学生的学习负担较重,心理压力较大,为了长期保持学习的效率,必须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学习、锻炼、休息,使生活有规律。学会科学用脑就是要勤用脑、合理用脑、适时用脑,避免用脑过度引起神经衰弱,使思维、记亿能力减退。
3加强自我心理调节
自我调节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包括调整认识结构、情绪状态,锻炼意志品质,改善适应能力等。大学生处于青年期阶段,青年期的突出特点是人的性生理在经历了从萌发到成熟的过渡之后,逐渐进入活跃状态。往往这个时期是个多事之秋,我们学应正视现实,学会自我调节,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进行自我调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 上一篇: 又是一年“新”来到: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2017年新职工欢迎会圆满举行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