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印象中,白血病的血常规检查异常应该是白细胞升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下降、血小板减少。这种理解是不正确的。白细胞升高、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下降、血小板减少是急性白血病常见的血常规检查异常的形式。除了这种形式的表现外,还会有其他多种表现形式都可能是白血病。所以,学会看懂血常规,原来可以排除白血病。
例1 全血细胞减少
患者老年女性,因“发热、乏力、食欲不振3天”入院。入院查血常规2.76×10*9/L,RBC 2.44×10*12/L,Hb 79g/L,MCV 84fL,Plt 43×10*9/L。血象呈全血细胞减少,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骨髓穿刺后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原始粒细胞占17.5%,原始和幼稚单核细胞占29.5%。外周血未见幼稚细胞。诊断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4)。
例2 单纯粒细胞减少患者老年女性,因“发热、精神不振1周”入院。入院查血常规2.27×10*9/L,RBC4.14×10*12/L,Hb 135g/L,MCV 87fL,Plt 175×10*9/L。血象呈单纯粒细胞减少。入院后考虑病毒感染所致粒细胞减少,以“粒细胞减少症”给予抗感染治疗,并加用粒细胞刺激因子,治疗效果不好。治疗5天后复查血常规6.24×10*9/L,RBC3.26×10*12/L,Hb 115g/L,MCV 83fL,Plt 43×10*9/L。骨髓穿刺后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早幼粒细胞占31%,外周血早幼粒细胞3%。诊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ML-M3)
例3 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患者女性,12岁,因“乏力、面色苍白2周”入院。入院查血常规6.27×10*9/L,RBC2.46×10*12/L,Hb 64g/L,MCV 82fL,Plt 146×10*9/L。血象呈单纯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骨髓穿刺后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占56.0%,外周血幼稚淋巴细胞6%。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例4 单纯白细胞增高
患者中年男性,因“发热、食欲不振1周”入院。入院查血常规12.78×10*9/L,RBC4.46×10*12/L,Hb 142g/L,MCV 88fL,Plt 176×10*9/L。血象呈单纯的白细胞增高,而且只有轻度增高。使用抗感染治疗效果不好。5天后复查血常规15..12×10*9/L,RBC4.24×10*12/L,Hb 128g/L,MCV 86fL,Plt 98×10*9/L。骨髓穿刺后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原始粒细胞占23.5%,原始和单核细胞占33.5。外周原始粒细胞18%,幼稚单核细胞4%。诊断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4)。
例5 早幼粒
患者中年男性,因“牙龈出血1天”来诊,急诊查血常规3.87×10*9/L,RBC4.26×10*12/L,Hb 123g/L,MCV 85fL,Plt 13×10*9/L。凝血常规APTT56.3s,PT16.8s,TT15.7s,fig1.43g/L。入院后骨髓穿刺后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早幼粒细胞占57%,外周血早幼粒细胞2%。诊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ML-M3)。
通过以上病例可以看出,白血病的血常规检查异常可以呈全血细胞减少,也可以有两种血细胞的减少。部分病人可以只有单一种血细胞的减少,也可以只有白细胞的轻度增高。单一种血细胞的异常常使非血液病的医师想不到白血病的诊断。尤其是单一出现的白细胞轻度增高伴有感染征象时,多考虑感染引起的白细胞增高。随着病情发展逐渐出现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所以患者出现血常规检查异常时,骨髓和外周血的细胞形态学检查是必须检查的项目,一则可为诊断提供依据,二则对白血病患者做出早期诊断。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ML-M3)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因为这种类型的白血病极易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即常说的DIC)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中发展快,病情凶险,病死率高。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疗效非常好,95%的患者获得长期生存,被认为是药物可以治愈的恶性肿瘤。
所以遇到血常规检查异常的患者应尽早行骨髓穿刺检查,明确是否是血液病引起。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也为其他病因引起的血细胞异常提供重要诊断线索。
- 上一篇: 青岛市开发区第一人民医院:关于洗牙你一定要知道的一些事儿……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