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防聋治聋,精准服务”是2017年第18个全国“爱耳日”宣传教育的活动主题。为进一步加强听力保护工作,宣传普及爱耳知识,3日上午,市三医耳鼻喉科在医院门诊大厅举行义诊活动。
当日上午,医院耳鼻喉科杨嵘主任、张乐医师在义诊现场为50余多名患者及家属进行了听力障碍患者如何进行精准康复、遗传性耳聋和先天性耳聋如何预防、如何为听力残疾儿童实施早期干预等问题进行了义诊和相关咨询活动,为有听力障碍人群咨询听力问题提供了便利。
据耳鼻咽喉科杨嵘主任介绍,听力残疾的儿童在整体认知能力、社会技能、生活态度和自尊心方面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和心理创伤,从而使整个家庭深受影响。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0-14岁儿童总数超过2.2亿人,其中听力残疾儿童总数超过460万人,7岁以下聋儿约为80万人。儿童听力残疾的主要原因有遗传因素、产时因素、感染、耳部疾病、噪声、药物等,其中约40%-50%的儿童听力损失由遗传因素引起。据WHO估计,约60%的儿童听力残疾是可以避免的。30%的儿童听力损失是由于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脑膜炎等疾病引起,通过预防免疫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可以避免。此外,约17%的听力损失是由早产、低出生体重、新生儿窒息和新生儿黄疸等产时并发症引起,改善孕产妇和儿童保健服务有助于避免此类疾病的发生。另有4%的听力损失是由于孕妇和新生儿应用耳毒性药物引起,而此类成因是可避免的。
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年龄是2-5岁,听力残疾的儿童一旦错过了语言学习的黄金年龄,再进行康复训练就非常吃力,因此耳鼻咽喉科杨嵘主任提醒,儿童听力损失越早发现、越早治疗,康复的效果越好。可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和家长的日常观察及早发现。正常儿童的听力发展情况为:刚出生的婴儿可以听到较大的声音;3-6个月就能辨别声音方向;6个月左右能听到较小的声音;6-7个月能发出“爸”、“妈”的声音;8-9个月能发“爸爸”、“妈妈”;1岁能模仿学语;2岁能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意思;3-4岁能讲短小的故事。如家中孩子听力筛查发现问题或没有按正常儿童的听力发展,家长要带孩子尽快来我院耳鼻咽喉科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干预,根据听力损失儿童的病情,可采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助听器配置、人工耳蜗植入等方法,同时辅以听力语言康复训练,能达到较好的康复较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