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全面二孩”政策落地的第一年,很多高龄妈妈搭乘生育的末班车准备为家里再添一枚健康可爱的宝宝。随着二孩政策的持续升温,高危妊娠比例持续增高,高龄产妇面临孕期肥胖、孕期高血压以及糖尿病等等高危妊娠的状况明显增加,这部分孕妇不仅在整个妊娠期会面临许多问题,而且分娩时的风险和难产比例也随之增加,甚至围产儿死亡等不良妊娠结局也有所增加,突发的危急情况也呈增高的态势。而目前我国优质的医疗资源集中在城市和大医院,老百姓大病小病都一窝蜂的挤到大医院看,造成了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建立合理的分级诊疗体系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能够方便群众就医,保证医疗的质量和效率。
党的十七大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新时期卫生工作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原则,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15年4月1日,习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举行第十一次会议中提出“构建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就医格局”。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做的《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加快培养全科医生;在70%左右的地市开展分级诊疗试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补助从人均40元提高到45元,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和农村流动。
分级诊疗被视为新医改攻坚阶段的重头戏,建立分级诊疗平台,所谓分级诊疗制度,实现的根本途径是“分级、分类”就是要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分级诊疗是以县乡村一体化为核心,实现真正连接公共卫生与临床医疗的作用。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连接成为一个完整体系;在硬件,软件,临床,经济进行统一运作。卫生院将成为县医院的远端住院科室,而村卫生室将成为全县一体化的末端毛细血管。分级诊疗将使得县级医院由原来的孤立医院成为本区域医疗的龙头。
分级诊疗四个目标: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
1
分级诊疗——基层首诊。
坚持群众自愿、政策引导,鼓励并逐步规范常见病、多发病患者首先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对于超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功能定位和服务能力的疾病,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患者提供转诊服务。
2
分级诊疗——双向转诊。
坚持科学就医、方便群众、提高效率,完善双向转诊程序,建立健全转诊指导目录,重点畅通慢性期、恢复期患者向下转诊渠道,逐步实现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之间的有序转诊。
3
分级诊疗——急慢分治。
明确和落实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急慢病诊疗服务功能,完善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为患者提供科学、适宜、连续性的诊疗服务。急危重症患者可以直接到二级以上医院就诊。
4
分级诊疗——上下联动。
引导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建立目标明确、权责清晰的分工协作机制,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重点,推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纵向流动。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需实现慢性病、常见病、多发病的基层首诊和转诊,并构建布局合理、层级优化、功能完善、协同联动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结合疾病诊疗特点,围绕患者预防、治疗、康复、护理等不同需求提供科学、适宜、连续、高效的诊疗服务。长期以来我国卫生事业一直坚持城乡三级医疗服务网络建设,新常态下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内涵,侧重于体系各层级间诊疗功能的有机整合与协同,通过统筹 城乡医疗资源,明确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职责分工,有效引导优质医疗资源和患者的下沉,规范就医秩序,确保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可及。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就必须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卫生服务,充分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支持第三方机构构建医疗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合理的医疗资源配置格局,解决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更好的满足不同群众的实际需要。
胶州市妇幼保健院作为区域化分级诊疗的中坚力量,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与山东大学医学院医学遗传系主任刘奇迹教授、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生殖与遗传中心连方教授带领的生殖专家团队以及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儿外科主任祁泳波教授等多家上级医院开展合作,同时与下属的乡镇卫生院建立密切联系,打通互联通道,多方共同打造城乡协同、市镇村一体化的妇幼健康服务平台。此外,胶州市妇幼保健院还召集卫计局信息技术方面负责人、乡镇卫生院院长以及本院职工就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在分级诊疗服务体系中的定位、为何以强基层为重点完善分级诊疗服务体系、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需要落实哪些保障机制、如何完善建设分级诊疗平台的人才激励机制等实际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集思广益,积极探索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方式以及如何真正实现医疗方面的数字化传输、零距离服务。
胶州市妇幼保健院把技术过硬的专家团队加入到平台之中,不仅能够使医院精尖的医疗技术以及专家团队通过网络和数据中心管理平台下沉至乡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还可将检测、监测设备及检查各项目技术能力下沉至乡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各项检查数据报告和患者基本信息上传至医院。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将吸纳老百姓首诊回到基层,提升老百姓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度,建立妇幼健康的服务模式,促使专家的经验与水平下沉,提升基层医生的医疗水平。
- 上一篇: 青岛六医:祝记者朋友节日快乐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