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家住即墨的王女士带着笑容从阜外医院走出来了。可就是到阜外住院前,她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辗转多家医院,对她持续发烧的病情均没有疗效。最后,持续一个多月的发烧怎么如此难处理?看来要把命搭上了,全家人都已经逐渐放弃了希望。
六旬老人莫名发烧,一烧就是一个月
自今年4月初以来,王女士持续不间断的反复发烧,每次发烧均达到38度左右,可是稍微吃点感冒退烧药物就好了,好了时间不长再次发烧,如此反复令全家人日渐感到不安。为了给王女士治病,全家带着她辗转多家医院,始终没有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更为关键的是发烧一直在继续。
细菌培养生化检查,主凶竟然是真菌
两月前,王女士在女婿的带领下,来到了阜外医院。在其他医院看病期间,怀疑是心脏病,但是由于一直拿不准,所以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诊断,病人的病情非但不缓解,而且还出现了咯血。5月中旬,王女士达到阜外医院后,医院为其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北京阜外的凤玮主任凭着多年的临床实践,给其开了一个真菌化验单据。检查结果出来后,令所有医护人员惊讶的是果然是真菌感染,而且是非常罕见的真菌(克柔假丝酵母菌)感染性心内膜炎。
据王女士的老伴宋先生介绍,当时也曾经有医生认为可能是心脏瓣膜疾病引起的发热,劝其家属联系济南那家为其换瓣膜的医院,进行再次治疗,病人家属救人心切,就赶紧联系了曾经为其做换瓣手术的大夫,但是该大夫认为此病不是由于换瓣造成的,不予接受。宋先生想省里的这些权威的大医院都治不了老伴的病,那只能上北京了,但是老伴的身体每况愈下,真的经不起长途跋涉的折腾了。当他听说不用去北京,就能在青岛阜外医院享受到北京阜外医院一流的技术时,他抱着一线希望让女婿立刻带着来院治疗。
面对80%死亡率,医患双方挑战风险
据患者的主治医生阜外医院心脏中心刘晓君大夫介绍,患者到医院时,持续出现低热,咯血,甚至已经不能平卧,合并有肺部感染,心力衰竭,急性胆囊炎等疾病。后来,经细菌培养得知为真菌(克柔假丝酵母菌)感染性心内膜炎时,大家也是捏了一把汗,因为该致病菌非常罕见,而且王女士置换的心脏瓣膜还有赘生物,赘生物随时可能脱落,脱落的赘生物会随血流流至血管狭窄处,可能会造成脑梗塞等非常严重的后果,这就增加了治疗的难度和手术的风险性。刘晓君大夫说这种手术死亡率高达80%,成功的关键是要选择好手术的时机。为了抓住这一机会,家属做了最坏的打算,请求医生为其手术,北京阜外专家凤玮被家属的诚意所打动,在控制感染40余天后,阜外医院心脏中心多次会诊后确定了手术方案,把握住了最佳时机成功地为其进行了二次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7月20日,患者恢复良好,在家人的陪同下办了出院手续。宋先生高兴地合不拢嘴,没想到在家门口就把老伴的病治好了,没想到发烧差点要了老伴的命,是阜外专家把老伴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重获新生。
最后,刘晓君医生告诉记者,心脏手术后的患者要密切观察,特别是长期的反复性发烧,极有可能是心肌炎引起,若不及时治疗,随时都有发生意外的可能。
采访医生 刘晓君13573204225
- 上一篇: 青岛阜外医院让重症心血管病患者重获新生
- 下一篇: 积极参加“三民”活动 多措并举推进“三好一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