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心血管病患者最后一根救“心”稻草
六旬老人睡觉躺不下,原是风湿性心脏病惹得祸
2008年,家住威海、年近七旬的王阿姨感觉自己憋气、胸闷,身体不适的她立刻去当地的一家大型医院就诊。经当地医院诊断,王阿姨主动脉瓣重度狭窄伴中量反流,二尖瓣中度狭窄,她患有严重的风心病。按照她当时的病情,需要换一个主动脉瓣、搭两根冠脉桥的手术。受病痛折磨的王阿姨强烈要求当地医院为自己进行手术,但是由于她病情较重,手术难度大,手术风险高,当地医院的医疗技术和硬件设备达不到这个手术的要求,拒绝了她手术的要求。无奈之下,王阿姨不得不放弃了手术治疗风心病的方法,只能一直靠药物保守治疗着。这样,仅靠药物的支持,病情不仅没有好转,反而逐步走向极端。
反复发病,每况愈下,憋气、胸闷,而且出现了下肢水肿。严重的时候,晚间甚至不能平卧休息。身体的病痛让她慢慢变得绝望,对生活失去了热情和信心。她情绪低落,常常以泪洗面,压抑的心情让家里的气氛也是愁云密布。
来青求医,决定赌一把
自2008年王阿姨的风心病确诊,四年来,王阿姨及其家人就没有放弃过手术治疗的希望和机会。全人四处求医,却屡屡碰壁:手术难度太大,风险很高,各大医院都建议王阿姨用药物维持治疗,不敢为王阿姨做手术,担心王阿姨进了手术台就出不来了。全家人总是满怀希望而去,满载失望而归。
经过多方询问,王阿姨的家人打听到青岛,或许能够治疗。王阿姨一家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来到了青岛阜外医院就诊,希望能在阜外医院把王阿姨的风心病治好。
阜外专家通过检查发现,由于王阿姨错过了最佳诊疗时间,她的风心病已经严重恶化。被病痛折磨的不成人形的王阿姨,流着泪对阜外医院的专家说,她相信阜外专家,希望医院尽快给她安排手术,她要为自己的健康争取一次机会。感受到王阿姨强烈的健康愿望,感受到大姐家人期待的心情,阜外医院的专家决定攻坚克难,全力以赴为大姐进行手术。
为赢得手术条件,她调养了一个多月
综合考虑王阿姨的病情后,阜外心血管专家决定先对王阿姨的身体进行调理,待身体素质加强,再进行手术。
王阿姨从4月份开始在阜外医院住院,根据王阿姨的身体状况,阜外的心血管专家为她量身定做了一套身体机能恢复方案:首先为她调整心功能、肺功能,帮助她摄入营养,让身体达到可以手术的状态。王阿姨住院一个月,她的身体从虚弱到慢慢恢复常态,她的精神状态也一天比一天好。大姐的家人,都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间。大姐的家人请求阜外的心血管专家尽快为大姐做手术,原因是:每天看到阜外医院心血管专家做很多台手术,病人都是带着疾病的痛苦被推进了手术室,又带着健康的微笑从手术室出来。过硬的技术,温和的态度,合理的收费,让王阿姨一家人感慨道:来青岛阜外医院真是来对了!
2011年6月,经过一个多月的药物调理和观察,王阿姨具备了进行手术的身体素质。经过术前详尽的手术计划,常年驻在青岛阜外医院的北京心血管专家凤玮主任同北京专家常谦主任一同为王阿姨进行了这台高难度的手术。
一个心脏上,同患3种病开展5台手术
手术早晨开始,全体医护人员按时就位,需要换两个瓣膜(主动脉瓣和二尖瓣)三尖瓣成形、冠脉搭桥(前降支和回旋支)术、升主动脉及部分弓置换,总共分成三个小组,分头开始工作,这个手术难度非常的大,相当于将五台大的心血管手术合成一台手术去做,常驻青岛的北京心血管专家凤玮主任谈到,这样的复杂手术,在北京乃至全国都是罕见,患者的身体素质极差,营养状况也不佳,这些因素也不利于手术的进行。
整台手术历时近8个小时,手术取得了圆满成功。
常驻青岛阜外医院的北京专家凤玮主任提醒市民,风心病患者,一定要尽早就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后果往往不可估计。
若需要询问细节请联系通讯员
心脏外科 主管医生 刘晓君 13573204225
麻醉科 丁学海13698682979
- 上一篇: 胶州中心医院普外科被评审为“地市级中心医院著名医疗专科”
- 下一篇: 发烧一个月 竟是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