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类肿瘤中,心脏肿瘤较为少见,在有关文献报告的尸检中,心脏肿瘤的检出率仅为0.05%,且患者临床症状又缺乏特异性。那么,心脏原发性肿瘤为何如此少呢?
对此,我们首先要看看心脏的大体构成,心脏主要由心房、心室组成。心房、心室的壁主要由心内膜、心肌、心外膜组成。心内膜被覆内皮细胞。心肌细胞属永久性细胞,活性低,再生能力很弱,损伤后一般由瘢痕组织修复。心外膜属心包脏层,表面被覆一层间皮细胞。
然后,我们再看看恶性肿瘤,我们常说的恶性肿瘤是根据肿瘤组织发生命名的,上皮组织来源的称为癌,间叶组织来源的称为肉瘤。
由于心脏内外表面主要被覆内皮和间皮组织,无上皮组织,因此心脏不发生原发性癌,但血管肉瘤是心脏好发的间叶来源恶心肿瘤。由于心脏及血管构成封闭的血液循环系统,心脏主要是泵的功能,心腔内血流丰富,流速快,这种特殊环境也使致癌物及瘤栓不易停留。这是心脏恶性肿瘤少的重要原因。此外,心脏肿瘤不易被发现也是其较少见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点,心脏的转移性肿瘤远远高于原发性肿瘤,两者之比为30:1。研究还发现,左心系统几乎不存在转移性恶性肿瘤,这可能与肺血管的过滤作用以及左心血流速度快、肿瘤细胞难以附着有关。而发生于右心系统中的肿瘤,除非完全吻合良性肿瘤的标准,均应视为恶性。
- 上一篇: 护胃,你要学会从小做起
- 下一篇: 婴儿期的营养状况影响人一生的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