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城阳区的80岁老人因突发急性脑梗死被家属急送至家门口的海慈医疗北院区(青岛市红岛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专家团队紧急开通绿色通道,及时溶栓治疗,老人转危为安,顺利康复。患者及家属激动地表示“家门口有大医院、有专家就是好!”
80岁的老年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多年,在家突发口角歪斜,左侧肢体麻木无力,左上肢持物不稳,左下肢无法行走,为了尽快接受专业治疗,立即被家人送往海慈医疗北院区就诊。
集团神经内科中心主任兼一科主任、北院区神经内科首席专家兼学科带头人郭瑞友主任医师首诊、详问病情并仔细查体,诊断急性脑血管病的可能性极大。
时间就是大脑,北院区神经内科主任韩萍主任医师紧急协调绿色通道安排患者行颅脑CT检查,证实了急性脑梗死的诊断。由于患者从发病到就诊时间仅有半小时,属于急性脑梗死的超早期,征得家属同意后,立即为患者静脉溶栓治疗。溶栓结束后,患者偏瘫侧肌力恢复正常。
患者被收住病房后,进一步筛查和评估脑血管的危险因素,进行规范抗栓、强化降脂、改善侧枝循环等治疗,并进行床边针灸及中药汤药口服、穴位贴敷、皮内针、温灸等中医特色治疗。患者病情逐渐稳定,最大程度地挽救了神经功能的缺损。冬季降温以来,海慈医疗北院区神经内科已经连续救治多名这样的脑卒中患者了。
专家介绍,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脑梗死、脑血栓,最有效的治疗是在超早期进行静脉溶栓(4.5小时以内)。而对于大血管闭塞,则需要在静脉溶栓的基础上进行介入治疗动脉取栓(6小时以内)。然而,根据我国目前的统计数据,脑梗死的患者真正能在时间窗内到达医院就诊的不足10%。因此,早期识别脑卒中,尽早就医,成为是否能得到有效治疗的关键所在。卒中可防可控,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及早筛查危险因素并加以针对性控制,就可以显著降低脑卒中的危害。
专家提醒,冬季气温低,是脑卒中的高发季节,广大市民应注意保暖。对于中老年人,尤其是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等高危人群,一旦出现口角歪斜、言语不清、偏侧肢体无力或者麻木、视物成双、走路不稳等情况时,都需要警惕脑卒中的可能,应该立即拨打120,及时到医院就诊,切勿错过黄金治疗期。
科室简介
海慈医疗北院区神经内科在山东省重点专科、青岛市重点学科、山东省高级卒中中心集团神经内科中心的引领下,由集团本部神经内科中心主任兼神经内一科主任郭瑞友主任医师担任北院区神经内科学科负责人兼首席专家,集团本部神经内二科副主任韩萍主任医师担任北院区神经内科主任。
北院区神经内科现有床位数30张,医师5人,护士10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硕士生导师2人,博士2人,硕士3人。护理团队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为患者提供有温度的护理服务。
科室定位于脑血管病(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头晕、头痛、面瘫、失眠、郁证、癫痫、帕金森病及痴呆等多发神经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综合干预,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采用个性化治疗方案,充分发挥中医药在脑血管病治疗中的特色优势,中医特色鲜明,西医技术卓越。科室具有完善的脑血管病诊疗方案,实行“卒中单元”管理模式,对中风患者实行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及中医中药综合干预。中风急性期中医治疗重在祛邪,佐以扶正,以醒神开窍、化痰通腑、平肝熄风、化瘀通络为主要治法,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和中成药。在病情平稳后即可进行针灸和康复治疗,并根据病情和临床症状选用相应中医治疗措施。科室目前可开展中药穴位贴敷,耳穴压丸,温灸,皮内针,毫针针刺,浮针,穴位注射、中药塌渍等特色治疗,可为脑血管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打下良好基础。
- 上一篇: “冬病冬防”三九贴敷 调理女性宫寒 手脚冰凉 月经不调……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