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飞速成长的时光就像时间长河里的一页扁舟,但一些经历却会成为身体里的一部分。我院派往省立医院的进修的学员在紧张的学习中不忘分享那些宝贵的收获。
普外一科业务助理周云鹏:
作为第一批赴省立医院进修人员来济一月有余,我们承载着院领导的殷切期望与如何突破自身发展的瓶颈期。三个月的进修时间十分宝贵,从来济南前制定详细的进修计划,到每日详尽的“进修日记”,充实、疲惫、求知欲伴随着我们。
省立医院胃肠外科的门诊量、住院人次、手术人次在省内医院属于顶级水平,通过带教老师的教导及自己不断的学习,我健全了自己理论水平,完善了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了自己的临床经验,开拓了视野。
学习技术与理念的同时结合学科实际情况进行了思考和总结:1.梳理本专业优势资源,思考怎么将省立医院优势学科嫁接到我院,让医院周边群众能够在家门口享受到国内一流诊疗服务。2.对标技术找差距,对标一流促提升。将我科与省立医院胃肠外科对标,寻找差距,理清哪些是通过自身学习可以自行开展或在省立医院专家帮助下开展的项目,拓展业务边界,促进自身医疗技术水平的提升。3.坚持“分层建设、错位发展、突出特色”的学科发展思路,发展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诊疗项目,将优势学科做精做细做强,做出特色和影响力。4.重视科研。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不仅仅在于手术做的漂亮,还在于深度理解病源。只有重视科研,重视肿瘤标本留取,重视术后病人随访,对病例进行深度剖析,才能举一反三,突破创新。
门诊部管理助理李萌:
仁和楼前,银杏树下,承载着组织的千钧重托,凝结着领导的充分信任,饱含着同事的殷切期盼,我全力以赴的融入到了鲁山齐水,钟灵毓秀的医学殿堂——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的学习中。历经百年风雨,省立医院发展成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指导基层为一体的省内功能最齐全、医疗服务能力最强的现代化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是国内外知名、山东省医疗卫生行业的龙头医院,是无数身患重疾的病人心中活下去的希望和指望。在这里,有幸见证了省立的精彩时刻,有幸遇上了循循善诱的老师,使我大开眼界,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进修的这段时间不仅学到先进的管理方法,还经常看到一幕幕温情的画面,处处透露着医院处处以患者中心,对患者的关心关爱丝丝入扣。比如,医院自助机功能强悍,却没有挂号功能。原来是因为考虑到医院号源较紧张,网上基本就挂满了,患者来到自助机挂号,挂不上号,会离院,于是医院把现场加号权限下沉至各护士分诊处,只要患者来到咱医院,想尽办法都给看上。又比如,一位外地患者问穿刺今天能不能做?要不然还得多住一天宾馆。医生立马掏出电话联系穿刺医生:“你先别下班,有一患者马上到你科室做穿刺。”此时,已是中午十二点。
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应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患者需要什么,就努力做什么”;“让患者创伤更小、恢复更快;“花小钱,看好病”……这一幕幕感动着我也启发了我,在日常门诊工作中我们也坚持以患者满意为目标,今后也必将更加注重细节的优化,不断提升群众就医满意度。
收费管理科管理助理王菁蕾:
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转眼外出进修学习已经结束,如今我已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回顾自己在山东省立医院进修的这段时间,感到满满的收获与感恩。在既紧张又忙碌的学习生活中,我深切地感受到省立医院先进的管理理念,创新的管理模式,了解业务发展前沿,学习了严谨的工作作风及科学的工作方法。
在物价及收费管理科学习期间,主任及带教老师在工作中认真及时地进行讲解,这样使教学直观、具体,有针对性,更易于理解并印象深刻,学习效果立竿见影。科室人员分工明确,科室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通力协作是提高工作水平的保证。日常监管依托信息化,并收集日常工作中的线索,贯彻PDCA循环的管理手段,持续跟进追踪重点项目。作为职能科室,能够与临床科室进行有效沟通和积极反馈。最让我深受触动地是省立医院的职工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紧迫的使命感,使得全院上下都将“高效率高质量”自觉融入到工作中。
收费工作任重而道远,想要学习的地方还很多,想要成为的样子还很远。唯有加倍努力、继续学习、不负大家的栽培与期望,更好地为临床科室服务。再次感谢院领导给予我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感谢省立医院的领导和老师们的指导和帮助,同时还要感谢各位同事,正是因为她们辛勤的工作,使我安心完成学业。
- 上一篇: 学科能力提升年丨我院举办科研能力培训会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