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0月15日为国际盲人节,国际盲人节又叫白手杖节,设立国际盲人节旨在提高盲症防治,提高盲人福利,使盲人能完全平等地参与社会活动。
目前世界上常见的致盲性眼病白内障、青光眼、黄斑变性,已为大家熟知。随着社会的发展,近视尤其是高度近视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我国高度近视患者将达到7000万,这部分人是眼盲的高危人群,而高度近视人群中有不少人对“可防可控可治”了解甚少。
海慈医疗集团本部眼科主任、西院区、北院区眼科学科负责人兼首席专家刘国军介绍,高度近视是指近视度数在600度以上的屈光不正状态。随着近视度数的增加,眼球前后径不断被拉长,视网膜和脉络膜会发生变薄等异常,眼底出现病理性改变即病理性近视,容易出现眼底视网膜萎缩变性、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等,且预后不容乐观,严重的病理性近视还会导致失明,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
当然,不是所有的高度近视都会进展成病理性近视,但高度近视却是导致病理性近视的危险因素,目前病理性近视是我国第二大致盲原因,加之有些高度近视度数达到上千度,基本看不清远处物体,与眼盲几乎无异。
当前眼科技术发展很快,对于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可防、可控、可治,对于不同年龄段的高度近视和病理性近视都有安全有效的诊疗措施。
针对儿童、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保证睡眠、均衡营养、增加户外活动时间;
定期检查视力,每学期要检查两次视力,出现视力下降时,要尽快到医院眼科做进一步的检查。
当觉得看远不清时,首先要到正规医院散瞳验光,排除假性近视,如果为真性近视,目前最主要的矫正方法是配戴眼镜(普通框架眼镜、离焦眼镜)或选择配戴角膜塑形镜。
高度近视大部分有遗传因素,如家族史有高度近视的,家长务必在孩子3-6岁就进行验光等检查。如果确诊高度近视,重点是进行防控,用专业的药物、器械和光学干预,能有效控制病程,降低相关眼部并发症发生率。
对于18岁以上的成年人的高度近视,包括青壮年期高度近视患者,主要是防范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定期检查眼底视网膜尤其是周边部视网膜是否存在变性或裂孔。
专家团队
- 上一篇: 凝心聚力 共创辉煌 海慈健儿参加市卫健系统第三届职工运动会获佳绩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