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3日是第十个“世界血栓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栓”不住,动起来。海慈医疗集团心脏中心主任兼心血管二科主任于忠祥介绍,血栓是血液中的凝血系统和血小板在外部创伤或内环境紊乱时凝结成的固体团块,是一种生理过程。血栓的形成本身是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身体在遭受外部创伤时,如果没有凝血系统和血小板及时发挥作用形成血栓,很快就会因为失血性休克而死亡。
既然如此,
大家为什么还会“谈栓色变”呢?
“谈栓色变”的“栓”,其实指的是病理性血栓,也就是在各种病理条件下(内皮损伤、斑块破裂、血流淤滞等)形成的血栓,它会导致血栓性疾病,包括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
动脉血栓通常是急性形成的,好发于心脑血管,起病急、堵塞面积大且进展迅速,后果是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及急性脑梗死,如果不进行及时有效治疗,将危及生命。动脉血栓往往发生在动脉斑块破裂之后,而动脉斑块的形成和破裂,又与血脂、血糖、血压等指标以及肥胖、吸烟、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静脉血栓通常是慢性形成的,往往因为局部血流缓慢或血管内皮损伤,以及与慢性疾病相关,绝大部分位置发生于下肢静脉或心房内,平时可能会出现腿脚水肿、步伐沉重、气短心悸等症状。静脉血栓更大的危害在于血栓脱落后,会顺着血管直达肺部或者脑部,造成肺动脉栓塞或脑栓塞,血栓较大时可直接危及生命。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最常见为长期久坐、静卧,其高发人群为经历大手术前后的患者,以及有心房颤动、肿瘤的患者。
如何防治血栓性疾病?
海慈医疗集团心脏中心心血管二科二病区副主任、北院区心血管内科(含CCU、老年科)主任范广慈介绍,防治动脉血栓的形成,对于健康人群要做到戒烟戒酒、体重管理、保持规律作息、定期体检,及早发现动脉斑块相关的危险因素;对于已经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要做到严格控制血脂、血糖、血压指标,坚持规律用药,定期复查,同时改掉吸烟、熬夜等不良习惯。
防治静脉血栓的形成,对于健康人群,要做到减少久坐或久卧时间,尤其长时间乘坐交通工具时,也要注意每隔1-2小时活动5-10分钟;对于已经有外周静脉血栓或心房血栓的患者,要做到规律专科门诊复诊,复查评估病情,必要时按医嘱服用抗凝药物。
专家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