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是第32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主题为“促进儿童心理健康,共同守护美好未来”,呼吁全社会关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近年来,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据统计,儿童青少年抑郁检出率高达24.7%,其中,轻度抑郁的检出率为17.2%,重度抑郁为7.4%。
抑郁症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但普遍认为是生物、心理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的结果。海慈医疗集团神经内科中心主任兼一科主任、北院区神经内科学科负责人兼首席专家郭瑞友介绍,抑郁症是最常见的抑郁障碍,早期主要表现为情绪低沉、兴趣减退、丧失快乐的能力,随着病情加重会出现悲观厌世,可能有自杀企图或行为。部分患者有明显的焦虑和运动性激越;甚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每次发作持续至少2周以上且多数病例有反复发作的倾向,每次发作大多数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转为慢性。
集团神经内科中心二科副主任、北院区神经内科主任韩萍介绍,常见抑郁症症状有以下几点:
1.心境低落
主要表现为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轻者闷闷不乐、无愉快感、兴趣减退,重者痛不欲生、悲观绝望、度日如年、生不如死。典型患者的抑郁心境有晨重夜轻的节律变化。在心境低落的基础上,患者会出现自我评价降低,产生无用感、无望感、无助感和无价值感,常伴有自责自罪,严重者出现罪恶妄想和疑病妄想,部分患者可出现幻觉。
2.思维迟缓
患者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自觉“脑子好像是生了锈的机器”,“脑子像涂了一层糨糊一样”。临床上可见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交流无法顺利进行。
3.意志活动减退
患者意志活动呈显著持久的抑制。临床表现行为缓慢,生活被动、疏懒,不想做事,不愿和周围人接触交往,常独坐一旁,或整日卧床,闭门独居、疏远亲友、回避社交。严重时连吃、喝等生理需要和个人卫生都不顾,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甚至发展为不语、不动、不食,称为“抑郁性木僵”,但仔细精神检查,患者仍流露痛苦抑郁情绪。伴有焦虑的患者,可有坐立不安、手指抓握、搓手顿足或踱来踱去等症状。严重的患者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调查显示,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其中63%有精神障碍,40%患有抑郁症。
4.认知功能损害
抑郁症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近事记忆力下降、注意力障碍、反应时间延长、警觉性增高、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困难、语言流畅性差、空间知觉、眼手协调及思维灵活性等能力减退。认知功能损害导致患者社会功能障碍,而且影响患者远期预后。
5.躯体症状
主要有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任何部位的疼痛、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躯体不适的体诉可涉及各脏器,如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出汗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也较常见。病前躯体疾病的主诉通常加重。
注意:抑郁情绪≠抑郁症
抑郁症并不是简单的“坏心情”,它有着严格的诊断标准,不能依据单纯的个别症状或简单的筛量表就认为自己得了抑郁症。
健康人群遇到不高兴的事时也会感到情绪低落或者压力大,但这不是抑郁症。相关症状持续两周以上,且对人的社会工作生活有影响,才应怀疑是否患上抑郁症。
当出现了抑郁表现,应当尽早寻求专业医生帮助,被诊断为抑郁症后,越早治疗,病情恢复得越快,其预后越好。
目前临床上,抑郁症的西医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抗抑郁药物)、物理治疗、心理治疗。中医治疗精神障碍类疾病源远流长,抑郁症属于中医郁证的范畴,辨证治疗,因人而异,既培护正气、增强体质、改善症状,又可以降低西药毒副作用,同时根据五行(情)相生相克原理联合针灸治疗郁证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生活上可以听五行音乐、练八段锦、太极拳来调情志。
专家团队

- 上一篇: 10月16日国内知名神经外科专家冷冰教授坐诊 现可预约!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