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青岛健康资讯 >> 正文

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医心向党 医心为民】把“节”过好 预防疾病——药学部“二十四节气”系列养生科普之白露节气

来源:365健康在线 时间:2021/9/8 13:49:00 点击:-

白露为秋季第三个节气,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于公历9月7-9日交节。白露是反映自然界寒气增长的重要节气,节气至此,天气逐渐转凉。因昼夜温差大,夜间空气中的水汽遇冷凝结成小水滴,附着花草树木之上,在晨光的照耀下晶莹剔透,洁白无瑕,故得“白露”之名。《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八月节,秋属金,金色白,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

白露一至气转凉,此时天地阳气向内收敛,《素问·宝命全形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气候的变化交替,对人体的生理功能会产生一定影响。那么,白露养生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勿露身

“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白露之后气温的迅速下降。“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白露身不露,着凉易泻肚”这些谚语意思都是在说,天气凉了,昼夜温差大,注意及时穿上长衣、长裤,尤其要重视腹部的保暖。即使是身强体壮的年轻人也不要再穿短裤短裙裸露身体,否则就容易受到寒湿之气的侵袭。如果受到这股寒湿所化的白露之气,人就容易伤风感冒、咳嗽、腹痛、腹泻,甚至患关节炎、风湿病等疾病。这里也要特别注意的是,白露添衣不能太多太快,应遵循“春捂秋冻”的原则,让身体适当接受耐寒训练,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对安度冬季有益处。

防秋燥

白露是雨季的最后一个季节,湿邪大势已去,随着温度的继续降低,秋燥开始出现。燥为秋季主气,最易伤人津液,即所谓“燥胜则干”,白露后,人们容易出现口干、唇干、咽干、皮肤干燥等症状,这就是典型的“秋燥”。

为了预防秋燥伤肺,推荐选用一些具有益气养阴润肺作用的中药,如西洋参、百合、杏仁、白果、川贝、葛根、麦冬、沙参、天冬、荸荠、银耳、桑葚、石槲等搭配代茶饮。下面给大家推荐两款白露节气的“补露”佳品。

 

秋梨膏

组成:梨4000g、川贝母50g、麦冬100g、百合50g、款冬花25g

(也可搭配其他止咳、祛痰、生津、润肺等药食同源的中药共同熬制)

功效:润肺止咳、生津利咽。

适应症:用于阴虛肺热之咳嗽喘促、痰涎粘稠、胸烦躁闷,口燥咽干、烦躁声哑等。对肺热久嗽伤阴者尤佳。

禁忌:脾胃虚寒与泄肚患者忌用。

制作流程:梨榨汁→药煎煮→过滤浓缩(滴水成珠)→化冰糖→兑入混合→包装

1.将称好的麦冬、百合、款冬花,加水没过饮片3cm,浸泡30min

2.将梨洗干净后去皮,去核,将梨肉榨汁,去滓取液,待用。

3.将梨汁加入浸泡好的饮片中,煎煮,先武火后文火,60min。

4.去滓取液,过滤,浓缩,至滴水成珠状,加入川贝粉,待用。

5.化冰糖,溶化呈液。

6.将浓缩好的药液与冰糖水混合,成膏。

润肺银耳羹

组成:西洋参3克,北沙参、天冬、川贝(打碎)、白及各6克,干银耳25克,冰糖50克

功效:养阴清热、益气生津。

适应症:治疗久咳少痰、痰中带血、口干咽燥、手足心热等心肺阴虚证。

禁忌:腹部冷痛、腹泻者忌服。

做法:将银耳放入盆内,以温水浸泡30分钟,待其发透后摘去蒂头、拣去杂质;将银耳撕成片状与浸泡好的其他中药一同放入洁净的锅内,加水适量,以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煎熬1小时,然后加入冰糖(糖尿病患者可不加),再煮10分钟即可。

除了用药膳来调理,白露的饮食养生也应以“润”为主,需要“养阴液,润肺燥”,让身体“滋润度秋”。因此,现在要多吃点“清润”的食物和对肺部、呼吸道有好处的食物。比如:

蔬菜类:莲藕、菠菜、百合、银耳;

水果类: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柿子、枇杷、乌梅;

五谷类:糯米、薏米、芝麻、核桃、莲子;

荤食类:猪肉、鸭肉、乌鸡。

以上食物都有“滋阴、润燥、益胃、养肺”的功效,此时搭配着适当多吃些。

白露节气正值开海,大量海鲜上市,很多人在调养身体时一味地强调海鲜、肉类等营养品的进补,而忽略了季节性的易发病,凡是因过敏引发的疾病的病人,平时在饮食调养方面应少吃或不吃鱼虾海鲜、肥腻的食物,最常见的有带鱼、螃蟹、虾类、贝类等,宜食清淡、易消化等性味平和的食物。

《秋露》

唐•雍陶

白露暧秋色,月明清漏中。

痕沾珠箔重,点落玉盘空。

竹动时惊鸟,莎寒暗滴虫。

满园生永夜,渐欲与霜同。

标签: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   白露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