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青岛健康资讯 >> 正文

【医心向党 医心为民】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好医生|精神五科韩海斌:以医润德,不忘初心

来源:365健康在线 时间:2021/8/30 16:32:00 点击:-

2014年8月,韩海斌来到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工作,就职于中心儿少病房。他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工作认真负责,技术精益求精,爱岗敬业,在竞争中求发展,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争创一流。

每一次真诚的问候

每一个鼓励的眼神都是一味对症良药

自踏入工作岗位以来,韩海斌对每一位患者及家属,都能认真耐心的沟通。由于精神科知识的匮乏,许多家属对精神科的诊疗避之不及,认为精神疾病只是思想病,不能有效配合医生提供病史,每次遇到这样情况,韩海斌总能不厌其烦地耐心做好解释工作,从开始的不被认可,到后来的认可与配合。记得有一次,一个患抑郁症的小姑娘来就诊,家属在旁边不断的批评孩子,说她是想太多,故意装样子,这时韩海斌耐心的告诉家属孩子现在以及病情发作后的情况,家属的态度有了很大的变化,开始理解孩子的感受,为后期良好的家庭支持打下坚实的基础。

多年来,韩海斌一直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牢记医者的职责,严格要求自己,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他一直认为,每一次真诚的问候、每一个鼓励的眼神都是一味对症良药。有时患者不理解时的谩骂、威胁,甚至攻击,都能淡然处之,在耐心劝导的同时,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对症处理,事后患者来道歉,总能笑着告诉患者“没事的,我相信你会好的!”有一次,一个新入院的患者不安心住院,韩海斌正耐心地与患者交流,安抚患者的焦躁情绪,患者却突然咬了韩海斌一口,但韩海斌没有一句怨言,将伤口简单消毒后,又继续坚持劝导患者。他说:“作为一名医生,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减轻患者的痛苦是我的天职,没大碍,不耽误工作!”

坚定从容

让患者和家属安心

作为一名医生,韩海斌深信只有通过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才能赢得患者的信任。他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苦练基本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基本操作、了解精神疾病发展的新动态,积累新经验。夜间的急诊工作是非常考验医生的,很多都是急性期发作的患者,韩海斌从开始的手忙脚乱,不断积累经验、提升自己,到现在处理起来得心应手。有一次夜间,来了一个“斜颈”小患者,家人第一次带孩子来就诊,吃药后孩子晚上出现头偏向一边回正不了的情况,家长慌了神,赶忙来急诊,孩子的妈妈在旁边急哭了,作为医生,韩海斌首先坚定地告诉家属,“没事,相信我!”坚定的语气让患儿和家属倍感安全,他及时给患儿开具对抗药物,约半个小时,患儿的斜颈就恢复了,韩海斌为家属讲解了出现药物副反应的原因,让家属消除了后期的顾虑,家属一再感谢,在那一刻,医生的职业荣誉感、自豪感在内心油然而生。

精神病人病情易反复,需要长期坚持服药治疗,出院前,韩海斌总是耐心的劝导,让回家好好坚持服药,临走时都会留下电话,便于患者家属及时报告患者服药情况,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从用药剂量到副反应,从日常生活到工作学习,全面了解患者目前的状况,指导下一步治疗。同样的话每次都不厌其烦地重复了一次又一次,为的是更好的帮助患者减少复发,尽快的融入社会,做好患者身心健康的护航人。

发挥党员示范作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当新冠肺炎疫情袭来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韩海斌积极疏导患者紧张情绪,响应医院安排,到疫情风险较高的地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充分展现白衣战士逆风而行、救死扶伤的精神风采。同时。他以身作则,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素养,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政治学习和各种志愿服务,立足本职,奉献社会,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医疗咨询、卫生保健,他耐心的讲解和服务,得到群众的广泛好评,曾荣获医院“优秀共产党员”“十佳医师”称号,在多次比赛中获奖。

精神疾病患者需要社会的关爱,而从事精神卫生工作的医护人员也需要社会的理解与支持,韩海斌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传递更多的爱心,将更多的关爱与包容洒向精神疾病患者。

标签: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   好医生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