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睡着时
身体突然就像触电般地抖了一下
或者脚像踩空一样
不由自主猛地踢一下
然后瞬间就被惊醒
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吧
据各位网友所说
抖一下的原因
是神经系统发现你忽然陷入睡眠
很久没有活动
它以为你死了
所以就动动
想试试你死了没有
......
其实这是一种临睡肌抽跃症
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什么是临睡肌抽跃症?
在解释这种现象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肌抽跃”这个概念。
肌抽跃是一种急速的肌肉不自主抽动现象,由于速度快,因此常常呈现出类似触电一样的反射动作。肌抽跃能发生在身体任何部位,可表现出全身抽动,也可以表现在身体局部。
肌抽跃的发生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某些抑制神经细胞被破坏或功能失调的反映。由于神经元的抑制作用不足,引起兴奋刺激增加,嗨点有了,音乐有了,此时不蹦迪更待何时?另一种原因是神经元自发产生的异常放电现象,反映在身体上就成为肌肉的抽动。
大多数人都有睡觉时身体不由自主抖动的经历,难道肌抽跃是缺钙导致的?还是身体太过疲劳?
其实,我们的睡眠会先从浅层睡眠进入深层睡眠,经过1小时左右,再进入快速眼动睡眠。快速眼动睡眠就是“做梦时间”,这个阶段偶尔出现睡眠抽动,就像平日打嗝、眼皮跳一样,都属于正常的生理表现,是一种无意识的肌肉颤搐。但如果频繁出现肌肉抽动,则要想办法改善了。
如何减少临睡肌抽跃症?
结束了一天的疲惫,回到温暖的被窝入睡,睡得正香,一个激灵被“抖醒”了,实在是难受。想要减少临睡抽跃的症状,不妨试试以下几种方法。
1、适度伸展
临睡前半小时,可以在床上做一些轻柔伸展的瑜伽动作,拉伸足部肌肉,缓解肌肉紧张,能够减少肌肉抽动现象的发生。另外,也可按摩一下小腿以及双脚,预防临睡前的肌抽跃。
2、正确睡姿
趴着睡、蜷着睡时,身体的重量都会直接压迫胸部,胸部里的器官胸腔、心脏、肺部会出现不适感,呼吸受到阻碍,更容易引起入睡抽动。一般建议平仰或右侧卧是最好的睡觉姿势。
3、规律作息
每晚准时入睡,避免熬夜,成年人至少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让身体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同时,白天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更有利于夜晚安睡。
4、适当补钙
身体的血钙紧缺可导致肌肉、神经兴奋性亢进,从而引起痉挛。因此,除了儿童和老人要注意补钙,成年人也要注意钙的摄入,尤其是孕期妇女,可适当摄入钙补充剂。
睡觉抖动小心癫痫
偶尔的睡觉抖动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但成年人若是在整个睡眠过程发生3~5次明显的抖动或抽搐,就要警惕睡眠型癫痫。
小周最近就发现,妻子在睡觉时会突然剧烈抖动,有时自己都会被惊醒。一开始,妻子以为是身体太过疲劳,再加上身体缺钙,于是就吃了一段时间钙片,但几个月下来也没有改善。最近,妻子去医院检查,被诊断出睡眠型癫痫。
睡眠型癫痫是癫痫中的一种,因最常在睡时是突发而得名,主要表现为夜间睡眠或早上刚醒时出现异常行为,常见有睡眠过程中突然睁眼、唤醒,多有惊恐表现,伴有抽搐或轻微的全身痉挛,由脑部活动异常引起。
对此,神经内科专家表示,如果是婴幼儿、儿童、青少年等发生轻微抖动,可能是脑细胞功能尚未发育成熟,生理机能仍未完善,属于正常抖动。
但若是成年人如果频繁发生抖动或抽搐,很可能是癫痫导致脑皮层细胞异常放电,建议患者尽快到医院就诊。
- 上一篇: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医保 | 河北异地就医平台切换停机通告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