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青岛健康资讯 >> 正文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节气养生|今日处暑,夏秋交替燥邪起,学点妙招保健康!

来源:365健康在线 时间:2021/8/24 13:46:00 点击:-

离离暑云散,袅袅凉风起

今日处暑

处暑在立秋之后,为秋季第二个节气。“处暑”并非其字面意义“正处于暑天”,而是指暑气至此而止。

处暑养生注意

01.

早卧早起以敛阳

处暑时节尽量争取每天多睡一个小时避免秋乏,睡眠为阳气收敛的过程,长时间熬夜则不利于阳气收敛。

02.

饮食应少辛多鲜

处暑时节不宜食用辣椒、花椒、桂皮、酒、火锅、烧烤等辛辣燥热之品,谨防耗气伤阴,加重阴虚上火、秋燥烦渴的症状。

注意 /

一夏无病三分虚,处暑时进补应以清补、平补为主,除阳虚体质者外,不要过多食用温热的食物或药物,以防进食过多温热的补品使肺的阴津被燥气所伤。

03.

住所防寒气

肚脐很容易受寒,夜寝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注意胃部保暖,保护身体阳气。

04.

运动轻缓别过量

适量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秋天该收敛阳气,过量运动却会消耗阳气。

季节交替防病气

处暑节气,从临床经验看,很多人都会遇到以下几种健康问题:比如上火、五心潮热、口干口燥、咽喉肿痛、睡眠差、感冒等。

针对不同的情况,大家可在医生指导下辨证调理。

01.

上火

中医认为,火有虚实之分:症状重、来势猛的属于实火;症状轻、时间长、病情反复的属于虚火。

降虚火,主要靠滋阴降火的药物;灭实火,则要选择清泄降火的药物。

02

气阴两虚

汗液是人体精气化生,正常出汗可调节阴阳,但汗出过多,人体之气随汗外泄,容易导致气阴两虚,而出现心慌、四肢发冷等不适。

有以上症状的人群,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中成药治疗。

03

咳嗽

中医讲“燥易伤肺”,因此,秋季容易因为天气干燥发生咳嗽或干咳无痰、口舌干燥等症。肺津伤则见咽痛、目涩、鼻出血、干咳少痰、皮肤粗糙、大便干结等症状。

对于此类咳嗽,吃些新鲜的秋梨有一定缓解作用。

04

皮肤干痒

处暑过后,降水减少,湿度降低,皮肤容易干燥,在早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对此,除了要注意及时饮水补充水分外,还应注意涂抹润肤霜。

05

血压起伏

秋天气温下降,会引起血管收缩,从而升高血压。

高血压和心脏病人群要注意及时添衣保暖,要避免早晚在户外呆太久时间。

06

咽喉炎

秋季也是急慢性咽喉炎高发期,会出现咽喉肿痛、咽干、声音嘶哑等症状。

可尝试取适量芦根、荸荠煮水代茶饮,有缓解不适的功效。

07

鼻炎

有些人每年秋天就开始犯鼻炎,喷嚏、鼻涕不断,眼睛、鼻子过敏。

有鼻炎病史的人平时可多点揉迎香穴具有清热散风,去燥润肺,宣通鼻窍。

小贴士 

方法: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约0.5寸、鼻唇沟中。按摩前全身放松、舌尖抵上腭,将双手中指指尖点于迎香穴,待有酸胀感后,再用两手中指或食指指肚顺逆各揉搓20~30次,以迎香穴发酸、发胀、发热为度。

08

抑郁

秋天常给人一种凄凉悲伤的感觉,过于悲伤则易伤气,使人意志消沉,免疫力低下。

在此介绍一下秋菊清心茶:杭菊、麦冬、百合各5克,红茶叶一小撮。热水冲泡,10分钟后代茶饮,具有清肝泻火、滋阴润燥、宁神养心的作用。

文章来源:养生中国

标签: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   节气养生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