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7
2021年4月7日是第72个世界卫生日,今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建设一个更公平、更健康的世界”,旨在呼吁确保每个人都享有利于健康的生活和工作条件,随时随地获得其所需的优质卫生服务。
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中国宣传主题定为:“巩固全面小康,促进健康公平”。
先点开音频收听吧
↓↓↓
医院门诊楼一楼大厅
为推广普及卫生健康知识,切实维护职工群众身心健康,提高市民健康水平,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工会志愿服务队于4月7日在医院门诊楼一楼大厅开展“‘@在你身边’健康与我同行”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世界卫生日
2021.04.07
此次活动共有12名工会志愿服务队队员参加,志愿者们帮助来就诊的老年患者挂号,发放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资料,倡导健康的生活理念,重视个人防护,戴好口罩,重视手卫生,减少感染的风险,为来诊的患者提供就诊方便和健康指导。
志贤中学
4月7日,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志愿者来到志贤中学开展健康促进活动,在健康查体同时发放疫情防控及防艾宣传材料,旨在提高学生的卫生健康意识。现场共发放健康宣传材料约200余份。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愿他们向阳而生
健康相伴
世界卫生日科普小知识
“世界卫生日”的由来
1946年7月22日,联合国经社理事会在纽约举行了一次国际卫生大会,60多个国家的代表共同签署了《世界卫生组织宪章》。
《世界卫生组织宪章》于1948年4月7日生效。为纪念组织宪章通过日,1948年6月,在日内瓦举行的联合国第一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正式成立世界卫生组织,并决定将每年的7月22日定为“世界卫生日”,倡议各国举行各种纪念活动。次年,第二届世界卫生大会考虑到每年7月份大部分国家的学校已放暑假,无法参加这一庆祝活动,便规定从1950年起将4月7日作为全球性的“世界卫生日”。自1950年以来,每年于4月7日庆祝世界卫生日。
“卫生日”不只是“讲卫生”
你可能会以为“卫生日”就是倡导大家讲卫生。其实它并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
“世界卫生日”,旨在引起世界各国人民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注,提高人们对卫生领域的素质和认识,强调健康对于劳动创造和幸福生活的重要性。1950年起,世界卫生组织每年为世界卫生日选定一个主题,突出世卫组织关注的重点领域。今年,我国的宣传主题是“巩固全面小康,促进健康公平”。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来说,一个健康的人,不仅身体方面是健康的,心理也应该是健康的。大部分时候,心理健康会影响身体健康。如,有慢性疾病的患者如若同时患有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那么发病率会比普通人群更高。
问
预防抑郁焦虑等心理疾病,我们该注意什么呢?
答
适量运动有益于健康,可预防,缓解焦虑抑郁。
运动是健康生活方式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心理健康也是有很大的帮助和好处的。
运动尤其有氧运动时,大脑释放的化学物质内啡肽又称快乐激素,不仅具有止痛效果,是天然的抗抑郁药,太极拳,瑜伽等注重觉察和调整自身呼吸的运动有助于平静情绪、解焦虑。
出现心理问题积极求助,是负责任、有智慧的表现。
出现心理问题却不愿寻求专业帮助是常见而有害健康的表现。其实求助于专业人员不等于有病,也不等于病情严重。
相反,往往是心理比较健康的人更能积极求助,他们更勇于面对问题、主动做出改变对未来有更乐观的态度。
睡不好,别忽视,可能是身心健康问题。
睡眠质量是身心健康的综合表现,常见的睡眠问题包括入睡困难、早醒、夜间醒后难以入睡、经常噩梦等。
睡眠不良提示着存在心理问题或生理问题,是身心健康不可忽视的警示信号。多数睡眠不良是情绪困扰所致,抑郁、焦虑等常见问题都可能干扰睡眠。
抑郁焦虑可有效防治,需及时早评估和积极治疗。
抑郁症和焦虑症都是常见的 心理疾病,如果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精力缺乏持续两周以上有可能患上抑郁症。
抑郁症可导致痛苦、学习无效、工作拖延,甚至悲观厌世。抑郁症患者具有很高的自杀风险,需要及时防范。焦虑症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
服用精神类药物需谨遵医嘱,不滥用,不自行停药。
药物治疗是针对许多心理疾病常用而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精神类药物种类繁多,必须在精神科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得自己任意使用。
在用药期间,要把自己的实际情况反馈给医生,尊重医生的要求按时复诊,听从医生的指导进行药物的分类和用量调整。
预防老年痴呆,要多运动,多用脑,多接触社会。
老年痴呆是一种发生于老年期的退行性脑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能达到治愈效果。
所以早期识别和干扰尤为重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老年痴呆。老年人要多运动、多用脑、多参与社会交往。
要理解和关怀精神心理疾病患者,不歧视,不排斥。
人们对于精神心理疾病的恐惧和排斥很多是出于对疾病的不了解,实际上,精神心理疾病在得到有效治疗后,可以乃至康复。
因此,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经过有效治疗,症状得到控制后,可以承担家庭功能、工作职能与社会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