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高考仅剩20天,作为人生一次重要转折点,考生和家长的压力不言而喻。为了助力考生们顺利通过考试并取得理想的成绩,海慈医疗集团治未病科戴淑青主任为考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饮食清淡,营养均衡
高考前的饮食以清淡为主,忌食煎炸、烧烤、油腻之物,更忌暴饮暴食,过食生冷。按中医理论:饮食入胃,则周身气血向胃集聚,以助消化。若饱食无度,大量气血聚集于胃部,头部气血反见不足。气血聚于脑则使人思维敏捷,气血聚于腹则令人易于疲惫,昏昏欲睡。清淡饮食胃肠可以迅速排空,让气血归于脑,保证考生高效的学习效率。
高考前的饮食同时要保持营养均衡,建议食用五谷杂粮,蛋白质含量丰富的牛奶、瘦肉、鱼虾、豆腐,各类新鲜蔬菜以及性质平和的水果如苹果、桃子等。
考生家长们请注意,饮食要以平常心对待,不要迷信保健品。食用进补、健脑保健品对于提高孩子考试成绩没有科学依据,反而会增加胃肠负担,造成脾胃不适。保持孩子以往的常规饮食,本身就是一种身心减压方式。
二.肠道易激,中医可调
很多考生在准备考试的特定情境下容易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这是肠易激综合征的典型表现。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组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而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它主要表现为:
(1)腹痛或腹部不适。
(2)腹泻或可有腹泻与便秘交替现象。
(3)便秘: 排便困难,大便干结,量少,可带较多黏液,便秘可间断或与腹泻相交替,常伴排便不尽感。
(4)腹胀: 白天较重,尤其在午后,夜间睡眠后减轻。
(5)上胃肠道症状: 近半数患者有胃烧灼感、恶心、呕吐等上胃肠道症状。
(6)肠外症状:背痛、头痛、心悸、尿频、尿急、性功能障碍等,部分患者尚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精神异常表现,如焦虑、抑郁、紧张。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的困扰,可以选择治未病科室中的脐灸、艾灸、中药、针刺等多种手法缓解和治愈该病。
三.起居有常,保证睡眠
考生在高三紧张的备考过程中,应尽量保证在晚间十一点之前入睡,不要熬夜。高质量的睡眠可以扫除一天的疲惫,保证学习效率,缓解紧张焦虑情绪。如果考生出现失眠,甚至彻夜无法入眠的情况,家长可用艾条于百会穴实施温和灸15分钟,配合考生睡前冥想放松。海慈医疗集团治未病科室开设中医治疗失眠门诊,可以进行中医针灸和中药治疗,此外还有耳穴压豆、助眠足浴粉等绿色疗法。
考生还需要培养“考试生物钟”,在高考考试相同时间段:上午九点至十一点和下午三点至五点期间,根据考试节奏做一次难度相当的模拟试题,以利于大脑在这个时间段内集中精力,发挥出最佳水平。
四.劳逸结合,适当运动
中医理论指出,思虑过多则容易困脾,考生高强度的动脑学习是导致脾虚的原因之一,同时脾主四肢肌肉,通过锻炼身体,活动四肢躯体,可以疏散因为久坐学习而阻滞的脾气,并且促进周身血液循环,帮助脾胃正常运化,保持头脑清醒,提高学习效率。考生可以选择强度适宜且不易受伤的运动如:做广播体操、慢跑、跳绳、快步走、游泳等运动方式进行锻炼。
五.天热防暑,清心备考
今年的高考时间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推迟到了七月进行,七月正值盛夏,需要注意防暑降温。夏日高温炎热,人体大量排汗,如果水分补充不足很容易出现脱水、中暑的情况,因此要多补充水分,推荐饮用白开水、淡盐水、绿豆水、莲子薄荷水等饮品。其中莲子薄荷水具有养阴、清热、安神的功效,可作为代茶饮。本饮品的做法是将薄荷12克、莲子250克加水煮熟,加入冰糖调味即可。夏日炎炎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中午休息半小时可以有效缓解夏日的困倦与疲劳。另外,合理降温,切勿贪凉,空调室内外温差不宜太大。使用空调室内外温差不超过5度为宜,即使天气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调至24度以下。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高三学子们在全新的挑战下依旧奋勇拼搏,用汗水和热血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诗篇,祝愿考生们旗开得胜,金榜题名!
通讯员:范晓苹
- 上一篇: 胶州市人民医院:借助硬质喉镜,取出咽部异物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