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慈医疗集团口腔诊疗中心颌面外科团队同麻醉科及手术室医护人员密切配合,顺利完成了一台高难度的恶性肿瘤切除手术,成功为一名83岁的患者切除了同一解剖区域皮肤浅层组织及深部茎突周围的两个不同性质的巨大恶性肿瘤,分别为5cmx5cmx4cm、5cmx4cmx3cm大小。
5个月前,83岁的患者在左侧耳屏前长出了一个花生大小肿物,因为新冠疫情影响,无法正常就诊,却没有想到这个肿物在5个月里长成了鸭蛋大小,到海慈医疗集团口腔诊疗中心颌面外科就诊后,临床医生发现在这个耳前肿物深面竟然还隐藏着一个同样大小的肿物,通过相关检查,高度怀疑两个都是恶性肿瘤。
患者两年前发生过多次脑梗,并患有高血压、肺气肿和长期的肺部慢性感染、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身体状况差,这是手术的第一个难关;其次两个肿瘤切除后,面部会造成直径7cm大小的洞穿性肌肉和皮肤缺损,修复难度极大,只能考虑通过前臂游离血管化带蒂皮瓣或者颞颌颈联合带蒂肌皮瓣进行修复,同时对深部的累及茎突恶性肿瘤要做肿瘤扩大切除术,所以手术创伤非常大,出血多,手术并发症多,恢复慢。
针对这些问题,医务科立即组织了麻醉科、心内科、肺病科、胸外科、重症监护室等相关科室会诊,并要求口腔诊疗中心颌面外科医生进行严谨细致、周密的术前准备,制定至少两套手术方案,在完整切除肿瘤前提下,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手术时间,同期修复软组织缺损,恢复患者面部形态功能,另外考虑到手术后尽早恢复便于手术后放疗,尽可能地选择临近皮瓣修复手术后的软组织缺损,又增加了手术的难度。
5月28日,口腔诊疗中心外科手术团队经过3个多小时手术,成功为患者进行面颊部恶性肿瘤扩大切除+茎突周围恶性肿瘤扩大切除及周围淋巴组织的清扫术+颞颌颈部联合带蒂肌皮瓣转移修复术,完整地切除了肿瘤,并进行了面部肌肉和皮肤的组织缺损修复,关闭了手术后7厘米左右直径的圆形缺损创面,术后面部各器官形态及功能正常,出血量约300毫升,无任何明显手术并发症,病理结果显示茎突周围和耳屏前为两个不同性质的恶性肿瘤,分别为低分化腺癌和鳞状细胞癌,这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上属于非常少见病例。患者目前在口腔诊疗中心颌面外科医护人员精心护理下,正在逐步康复中。
口腔颌面部的恶性肿瘤生长速度快,容易造成面部器官的畸形并影响功能,出现区域性淋巴结和远隔器官的转移,手术切除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面部软组织及骨组织缺损造成手术创面难以缝合关闭,还有面神经损伤也会导致颜面器官的运动功能障碍及形态变形,血管神经分布复杂出血多,因此口腔颌面外科恶性肿瘤切除不仅要考虑完整的切除肿瘤实现无瘤术,同时还要考虑切除后颜面部软组织和骨组织缺损的即刻修复,避免器官功能及正常形态被破坏,避免损伤重要血管和神经尽量少地产生并发症,在专业技术上对手术团队的医生们有比较高的要求。
口腔诊疗中心颌面外科手术团队20余年来,为患者进行了近万例手术操作,颌面部恶性肿瘤、颜面部缺损畸形、眼眶及颌骨复杂性骨折、唇腭裂等疾病手术治疗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正在开展的计算机导向下颌面部肿瘤切除和组织缺损修复及种植修复、恶性肿瘤放射性粒子治疗也紧跟国内先进水平。
专家推介:
口腔诊疗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 曾兼任《中华口腔医学杂志》编委,中华口腔外科委员会唇腭裂组委员,中华口腔外科委员会创伤组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中青年委员。现兼任青岛市口腔医学会副理事长,口腔颌面外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发表论文20余篇,完成多项科研课题,曾获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擅长:先天性唇腭裂手术、面部颌骨发育异常(“地包天”)矫形手术、鼻畸形矫正手术、颜面部咩荣手术、面部外伤后畸形整形手术、颌面部肿瘤手术等。
通讯员:李均雁
- 上一篇: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六一”国际儿童节|让健康与你“童”在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