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2日,在青岛市召开的2020年国际护士节庆祝大会上,中心门诊部护士长刘海萍荣获青岛市“最美白衣天使”称号。
预检分诊“女战士” 筑牢门诊防护墙
“我叫刘海萍,是门急诊护士长。我是一名护士,也是一名共产党员,维护患者健康是我的责任,哪里需要我,我就在哪里!”从2020年1月中旬开始,门诊进入疫情防控迎战状态。安排人员值班、物资准备、诊室调整、隔离间调整,路径修改,预约挂号信息调整、登记资料复印……纷杂的事务,弱小的身躯,刘海萍就是这样每天像陀螺一样穿梭在门诊大厅。
舍小家顾大家
面对疫情,刘海萍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即使大年三十也在预检分诊值守。她将孩子交给老人照顾,关键时刻她积极请战,请战书上,她写道:“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只要祖国需要,我愿意到最前线去。”为了安抚大家的恐慌情绪她带头主动承担预检分诊处登记工作;为规避风险,她回家进行自我隔离,每当视频电话里孩子说“妈妈,我没有妈妈了!”的时候,刘海萍的眼泪总是止不住的流,她告诉孩子她是在战斗,她要当“战神”妈妈!可是她说:她更希望的是孩子能早日理解“大爱无疆!”,能够理解她的工作。家人鼓励我,“不用担心孩子,你照顾好自己就行,因为有更多的人需要你。”家人的支持让刘海萍工作上没有了后顾之忧,全力以赴地奋战在防控第一线。
门急诊的“神补位”
在门诊,护士长是一位多面手,哪里需要哪里补位。疫情期间,门诊大厅夜间封闭管理,每天早晨会有患者在门口排队,是早班工作人员最忙的时候,她坚持每天7:20之前到岗,这样能够及时“补位”,协助疏导就诊秩序等。比如大家出示通行码不顺畅,喊一声护士长,她就来协助指导;有人要复测体温喊一声护士长,她就来协助测体温;候诊登记人员较多她就来登记;当自助机前等待挂号人员较多时她就去指导挂号;当诊室电脑或叫号系统有问题时,她会第一时间去判断一下,常见问题也能立即解决。因此大家说她是多面手,能够“神”补位,可是她说这是她工作的一部分,只是担起了应担的责任。想到患者真挚的说声“谢谢!”她就感觉再苦再累都能坚持下去!
最“暖”的声音
为了让大家保持距离,门诊在各窗口前及预检分诊登记处地面张贴了一米黄线,可是总有人着急登记,间隔距离小于一米,她就时不时在门诊大厅喊“请注意脚下黄线,请保持1米间距”,喊多了,她的声音有点哑,一位阿姨说“别喊了,你声音都哑了,我们自己看就行”,“声音哑了也不难听,还是很温暖的”听了阿姨的话她立马觉得能量满满,觉得她的付出有了意义。对患者进行防控的宣教时再也没有了顾虑,因为总有人会理解。
最“刚”的身影
为了落实好防控要求,进入门诊大厅的每个人都要登记。总有些人不理解不配合,尤其要登记详细的住址,对于部分精神患者来说就认为不“安全”。有一天我在自助机前协助患者挂号,传来一阵吵闹声,我立即向前查看,原来是一个患者不配合登记,他认为已经测过体温,他是安全的,不再需要登记。患者当时情绪激动,劝说不听,对登记的护士指手画脚,我立即上前将护士揽到我身后,先把患者情绪稳定下来,再反复跟患者沟通,最终患者配合进行了登记。过后护士们纷纷对她说“护士长,你不害怕啊,他情绪那么激动,你在他面前就是显得那么瘦弱!”“虽然你个子矮,但是你很‘刚’哟!”听着大家的言语,她知道,大家是在关心她,但是她说:“在防疫面前,登记患者信息是必须做好的工作,我要为医院、为病房的患者把好关,严防死守,遏制疫情传播,为疾病构筑一道牢固的防疫‘堡垒’。”
最“久”的坚持
疫情防控以来,因为长时间在门诊站立,刘海萍时常腰疼,每日上班需戴护腰,回家天天做理疗,领导关心她说“从年前到现在一直没有休息,你这么瘦弱,回去休息几天吧!”可是她拒绝了。她说:“在医院里像我一样坚守岗位的人有很多,有的人比我还要辛苦,我的预检分诊团队冒着生命危险在抗击新冠病毒的一线默默工作着,虽然很苦、很累、心理承受的压力也很大,但没有人放弃。因此,我也不会放弃,不到疫情阻击战胜利那时,怎能说自己是一名白衣战士!”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奋战在一线的每个人都是英雄!在战“疫”中有太多值得记录的温暖时刻。无数的人默默无闻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第一线。感动于心,赋能于行,同舟共济,共克时艰,这是大家的心声。“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发扬护理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恪尽职守,尽职尽责,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严冬终将过去,春天必将来临,等我们摘下口罩露出灿烂笑容时,必将是最美的容颜。”这就是一名最美白衣天使的心声!
- 上一篇: 平度市人民医院:【暖心感恩】关爱母亲,从盆底做起!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