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3月20日
武汉最美的不是樱花,是武汉人民一颗颗感恩的心,因为疫情我在武汉度过了一个终生难忘的春天,我们救治新冠患者的同时,可爱的患者们也时时刻刻温暖着我们。这个春天听过最多的话就是“谢谢”,这是武汉人民对我们的褒奖和肯定,也是我们坚守在这里的动力。今天,我收获了一个特别的“谢谢”。
21床爷爷从入院那天就神志不清,时而嗜睡,时而烦躁,尤其是烦躁的时候给我们护理工作带来了很多困难,非计划性拔管风险很高。鼻饲管、深静脉置管、高通量氧气管、导尿管,五条管道就是他的五条生命通路,只有管道安全才能维持高质量氧疗、营养和药物的输入以及小便的排泄,哪一根管道出问题对于老人都有很大的风险,所以每天预防拔管和管路护理成了我们的重点工作。进入我们重症病区前爷爷就因长期置入鼻饲管已经给鼻腔造成压力性损伤,今天我的班上需要更换一侧鼻腔重新置鼻饲管。
我和同事来到爷爷床前,进行插管,插管过程需要爷爷做吞咽动作来配合,爷爷不仅不能配合,而且很烦躁,所以插管难度很大。我配合同事进行插管,第一次爷爷不停的摇头,管插到一半被挣脱出来,但我们没有放弃。第二次,插到鼻咽部关键时刻,爷爷不停的咳,听咳嗽的声音就能判断咳上一大口痰,我打开他的口腔果然看到他喉咙里一口浓痰咳上来,堵在口咽部,爷爷表情很痛苦,我真怕这口浓痰不即刻清除会往下走,导致窒息。顾不上连接吸痰器,也来不及担心会不会被意识不清的爷爷咬到,我直接将手缠上纱布伸进他的口腔,清除了这口浓痰。虽然浓痰清除了,他明显舒服很多,但这一次插管还是失败告终。这时的爷爷更烦躁了,拒不配合,我虽然知道他神志不清,但是也是抱着一丝希望,希望他能听懂:“爷爷,您配合我们插管好不好?您现在不能吃饭,给您补充营养全靠这个管了,您听话,忍一下,就像吞面条一样往下咽,很快就能插上,好吗?”这时爷爷突然安静了,不再反抗,我也不确定是不是听懂我的话了,一边安抚指导他吞咽,一边配合插管,这一次很顺利的插管成功了,确定在胃里我们才松了口气。就在这时爷爷突然说话了:“谢谢!”我们在场的人都听到了,我们都很感动,也很激动。固定好鼻饲管,我一边给爷爷盖被子一边试着跟他沟通:“爷爷,管子插好了,您表现的很棒,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自己拔掉管子,好吗?”他突然握住我的手,我感觉他有话要讲,我问他:“爷爷,您还有哪里不舒服吗?”爷爷伸出手,对着我竖了个大拇指,这一刻眼泪再也控制不住了,这个从住院跟大家没有任何有效沟通的老人,一句谢谢,一个手势胜过任何表达方式。
其实我们知道21床爷爷就算挺过新冠肺炎这一关,他病情依然凶险,83岁的高龄,又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老人能挺到什么时候谁都无法预计,但是作为医护人员我们始终相信,只要守住生命这条底线,只要我们竭尽全力,就有出现奇迹的可能!武汉加油,爷爷加油!
- 上一篇: 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五四”精神 传承有我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