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的闺蜜怀了二胎
但最近却被搅的心神不宁
原因居然是——
我是O型血,医生让我查溶血,生老大的时候没有这么多孕检项目,老大也没事儿啊,我这都二胎了,还有必要查新生儿溶血吗?
溶血病在新生儿中并不鲜见,主要表现为黄疸、贫血等,不及时治疗或者病情严重会导致严重的后遗症甚至死亡。医学研究发现,新生儿溶血病在ABO和Rh血型系统中比较常见,而在二胎以上中发生的概率更高,应引起重视。
我国已进入“二孩”时代,许多爸爸妈妈正着手准备生育二胎。专家提醒,O型血和“熊猫血”的女性,要重视孕前检查和定期产检,确诊有发生溶血病风险的,要进行专项筛查与监测,制定宫内以及分娩后干预、治疗方案。
宝宝红细胞被攻击和破坏
为何二胎宝宝受母体影响发生溶血病的概率会更高,情况更危急呢?
一般而言,准妈妈与胎宝宝的血液循环是各自独立的,胎盘犹如一道天然屏障,将两者隔离开。因此,即便准妈妈和胎宝宝的血型不一致,也很少会出现新生儿溶血病。目前人类血型大多数属于ABO血型系统(即血型有A、B、AB、O这四种)。仅以ABO血型系统为例来讲,A型血准妈妈怀有B型或AB型胎宝宝,B型血准妈妈怀有A型或AB型胎宝宝很少会出现新生儿溶血病。
然而,一旦准妈妈是O型血,就可能发生新生儿溶血病。因为在医学上,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如果缺少某种血型抗原,血清中会天然产生相应的抗体,好比A型血的人会产生抗B抗体,B型血的人会产生抗A抗体,这两种抗体一般是免疫球蛋白M性质的,个头太大,是不会通过胎盘屏障的。而O型血人怀孕时产生的抗A抗B抗体一般是免疫球蛋白G性质的,体态轻盈,可以轻松穿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宝宝血液循环,对非O型血胎宝宝的红细胞进行攻击破坏。
除了ABO血型系统外,其他血型系统的40多种抗原都有可能引发新生儿溶血。在多次妊娠时发生风险增大,原因是在准妈妈妊娠中后期会有少部分胎宝宝红细胞进入其体内,诱发产生更多的免疫性抗体。如果这位准妈妈生完一胎之后,不再进行输血或者生育第二胎,留存在其体内的这些免疫性抗体对她的健康是不会有影响的。反之,若她再次怀孕,宝宝的血型和妈妈不同,这时妈妈体内的这种红细胞抗体就可能引起二胎宝宝溶血病。
对于正准备怀孕或者已是准妈妈的人
首先,要进行孕前咨询与评估。如果对自己的血型有疑虑,或已经证实是“熊猫血”,抑或曾经有过不明原因死胎、流产史,最好在怀孕前向主诊医生说明具体情况,进行妊娠风险综合评估。
特别是那些前一胎宝宝患有重度黄疸的准妈妈,应该和准爸爸一起做ABO血型和Rh血型检查,同时做相关抗体的检测以评估ABO、Rh血型系统以及其他血型系统溶血的风险。
妊娠时要定期进行产检
定期和规律的产检,可以及时发现母婴的异常情况。如果怀疑有可能发生血型不合溶血病时,首先要做母、婴血型测定(包括溶血病发生风险较高的血型系统抗原测定),如果证实血型不合,再做相关抗体的进一步检测。
最后,由于分娩发生时间的不确定性,且“熊猫血”人群很少,准妈妈在分娩时找到相容“熊猫血”资源用于备血比较困难,因此,确诊自己是“熊猫血”的准妈妈,要尽早联系医生,安排自然分娩或手术备异/自体血,避免额外风险。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已开展手术备自体血以及新生儿溶血病检测项目,有需要的准妈妈可以咨询输血科或者相关科室哦!
输血科电话:86977016
- 上一篇: 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推荐 | 新手妈妈心中的痛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