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后一个节气
也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
《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
大寒为中者,上形于小寒,故谓大
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节气养生
冬三月是生机潜伏、万物蛰藏的时令,此时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谢也处于相当缓慢的时候,所以此时应该早睡晚起,不要轻易扰动阳气,凡事不要过度操劳,要使神志深藏于内,避免急躁发怒。大寒是冬季六节气之一,此时天气寒冷已极,故名大寒。大寒的养生,要着眼于“藏”。意思是说,人们在此期间要控制自己的精神活动,保持精神安静,把神藏于内不要暴露于外。这样才有利于安度冬季。
《灵枢·本神》曰:“智者之养神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僻邪不至,长生久视”。《吕氏春秋·尽数》提到:“天生阴阳寒暑燥湿,四时之化,万物之变,莫不为利,莫不为害。圣人察阴阳之宜,辩万物之利,以便生,故精神安乎形,而寿长焉”。就是说顺应自然规律并非被动的适应,而是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首先要掌握自然界变化的规律,以其防御外邪的侵袭。古有“大寒大寒,防风御寒,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
食物调补
大寒的饮食应遵守保阴潜阳的原则。饮食宜减咸增苦以养心气,使肾气坚固,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宜热食,防止损害脾胃阳气,但燥热之物不可过食,食物的味道可适当浓一些,要有一定量的脂类,保持一定的热量。此外,还应多食用黄绿色蔬菜,如胡萝卜、油菜、菠菜等。另外,由于大寒适逢春节,一般家庭都会准备丰富的过年应节食物,此时要注意避免饥饱失调,同时可以多吃具有健脾消滞功效的食物,如山楂、柚子等,也可多喝如小米粥等进行调理。
生活起居
所谓“暖身先暖心,心暖则身温”。意思是说心神旺盛,气机通畅,血脉顺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温暖,方可抵御严冬酷寒的侵袭。因此在大寒时节,应安心养性,怡神敛气,减少心脑疾病的发生。要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心境平和,使体内的气血和顺,不扰乱机体内闭藏的阳气,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大寒是冬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在起居方面仍要顺应冬季闭藏的特性,做到早睡晚起,早睡是为了养人体的阳气,晚起是为养阴气。另一方面,古语有云“大寒大寒,防风御寒”,大寒时节除了注意防寒之外,还须防风,衣着要随着气温变化而增减,手脚易冻,尤其应注意保暖。
大寒来了这5种病要格外当心
呼吸系统疾病
气温持续降低,天气较为干燥,降水较少,寒冷可反射性地引起上呼吸道黏膜内的毛细血管收缩,纤毛摆动减慢,抵抗力下降,病毒、细菌乘虚而入,大量繁殖,引起感冒。冬季是流感、普通感冒的高发季节,有哮喘、肺气肿的人要格外注意。
肾脏疾病
冬季应养肾,肾喜温恶寒,保证肾气旺的关键就是防止严寒的侵袭。
运动系统疾病
寒冬时节,关节系统受限明显,屈伸不利,容易出现肌肉、关节疼痛、活动障碍等。
心脑血管疾病
冬季气候寒冷,中风、脑出血、心肌梗死等,不仅发病率明显增高,而且死亡率也急剧上升。
心理疾病
冬季白天短而夜间长,寒冷的天气、呼啸的北风、频发的雾、霾,常会影响人们的心情,易引发失落、沮丧等情绪,甚至患上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