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有关「猝死」的新闻大家都听过不少:有工作加班猝死,有小伙子网吧玩游戏猝死,还有年轻姑娘跑步锻炼猝死,这样的案例越来越多……
大家注意一组数字:我国每年大约有180万人死于猝死,其中,心源性猝死占75%,而在心源性猝死患者中,80%与心肌梗死相关。主要原因就是急性心梗引发的恶性心律失常、室颤、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导致心脏骤停,如果不能及时救治,最终会导致心源性猝死。
而冬季正是心肌梗死的高发季节。所以接下来,我们要提到的“心梗”就会比较频繁了。希望这些有关心梗的有效预防措施,帮助大家避开雷区,提高生活质量。
哪些原因会诱发心梗?
诱发心梗的危险因素有很多,比如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肥胖等,这些都会使为心肌提供营养的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形成斑块,当冠状动脉发生完全或不完全堵塞,这时候心肌就持续缺血了。当缺血时间大于30分钟以上,就会发生心肌坏死,即心梗。严重心梗可导致心衰、心源性猝死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生活中,也有一些常见的原因容易诱发心肌梗死,大家应格外注意:
晨起6点~12点
这段时间是冠心病患者的“魔鬼时间”,夜间休息后刚清醒,机体的应激反应性增强,心肌收缩力、心率、血压增高,使心肌耗氧量增加,诱发心梗;
饱餐
特别是进食多量脂肪后,血脂短时间内增高,血液黏度增高;
寒冷
寒冷使血管骤然收缩,不稳定斑块破裂诱发心梗;
劳累、情绪激动
劳累、情绪激动(愤怒、焦急、过度兴奋)、血压骤升或用力排便时也能使斑块破裂,诱发心梗。
经常熬夜、压力大
经常熬夜、压力大,也会使机体的应激反应性增强,诱发心梗。
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病?NO!
过去总被认为是老年病,但如今中青年发病率与死亡率持续增长,幅度已超越老年人。这主要与现代生活大环境有关:工作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劳动强度高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吸烟,酗酒,高脂、高盐饮食,经常熬夜,运动减少等)。
而且,中青年人群往往发病急、程度重。因为中青年血管内斑块进展快且不稳定,容易破裂成血栓堵死血管,引发急性大面积心肌坏死;由于发病急,没有建立侧支循环,进而引起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几率就大。
心梗发作前的4大征兆,要警惕!
在心梗发作前,通常身体也会为我们发出一些健康信号,大家一定不要忽视:
1 50%-80%的患者在发病前几天 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等心绞痛前驱症状;
2有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的胸骨后或心前区绞痛、压榨痛或憋闷感等初发症状;
3原有心绞痛者,出现频繁发作,且疼痛时间延长、强度重、含硝酸甘油效果差;
4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出现阵发性颈部、下颌、牙齿、腹部甚至头部疼痛等容易忽视或被误诊的症状。
这些征兆,要高度警惕,可能要发生心梗,及时就诊可避免。
(提醒:还有少部分患者平时没有任何症状,因此,针对冠心病的体检尤为重要,可以及时发现心脏血管狭窄程度,及早避免心肌梗死的发生。)
一旦出现心梗,我们能做什么?
医院外一旦出现剧烈的胸闷、胸痛,伴有大汗、濒死感,休息后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30分钟不缓解的情况,有可能已发生心肌梗死,此时要立即就地呼叫120 !!切忌自行到医院就诊!切忌自行到医院就诊!(此时:时间宝贵,奔波加重身体危险。)
冬季高发,平时怎么预防?
心梗有明显的季节性,寒冷使其发病明显增多,平时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预防:
01避免晨起外出锻炼,户外运动要适量。冬季最佳外出活动时间建议在阳光充足,室外温度升高时,且外出时要注意保暖,尽量带口罩、帽子和手套;
02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清淡,不暴饮暴食,不熬夜,室内娱乐时间不要过长,不吸烟,保持心情愉快;
03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适当减轻压力和强度;
04冠心病患者要随身携带硝酸甘油,如有心绞痛发生,要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及时缓解心肌缺血,避免心肌梗死的发生。有很多人误认为硝酸甘油是“救命药”,要等到“快不行了”才能用。这是个误区,硝酸甘油是扩张血管药,当狭窄的冠状动脉因劳累或情绪激动发生心肌缺血心绞痛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以扩张狭窄血管,改善心肌缺血及时缓解心绞痛,避免长时间心肌缺血造成心肌梗死。一旦出现心肌梗死,血管完全闭塞,含服硝酸甘油是无效的。因此,硝酸甘油是缓解心肌缺血症状药,而非“救命药”。
05冠心病患者要长期坚持药物治疗,每3个月复查1次,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