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气候寒冷,疾病也最爱在此时扎堆,尤其是心血管病人,一不小心就容易引起血管崩溃。
怎样在寒冬里预防心血管疾病呢?大家要记住以下的几点。
01、清晨起床时
忌:起床时猛地起身
上午6~10时心血管壁最脆弱,70%~80%的心血管病猝发都在此时。刚醒时,血压会快速上升。如果起床太快太猛,有可能造成血压突然升高,导致心血管病急性发作.
宜
醒来后睁眼在床上躺2分钟;起身后在床上坐2分钟;然后坐在床边等1分钟;最后再站起来下地活动。
02、清晨洗脸刷牙
忌:用冷水洗脸刷牙
冬季用冷水洗脸刷牙,对血管会有刺激,血管会突然收缩,一分钟内血压就会开始升高,很容易导致心绞痛发作。
宜
用40~50℃的温水洗脸、刷牙,以减轻对血管的刺激。
03、颈部活动
忌:猛然回头
冬季气温较低,寒冷会刺激人体血管收缩,猛然回头扭动颈部,会使颈动脉血液产生涡流,造成大脑供血不足或颈动脉硬化斑块脱落,堵塞脑血管造成急性脑中风。
宜
回头等颈部动作要缓慢,同时要避免颈部受寒引发血管收缩和颈部肌肉痉挛,出门一定要戴围巾或穿高领衫,不要让脖颈暴露在外。
04、洗澡洗头时
忌:洗澡时先用热水洗头
冬季,热水突然从头而至,会引起头部及全身皮肤血管骤然扩张,大量血液集中在皮肤表面,导致心、脑等重要脏器急剧缺血,头晕、胸闷甚至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宜
洗澡前先用热水冲脚,待脚部暖和后再慢慢往身上淋水,让身体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饱食后不要立刻洗澡,需间隔半小时。
05、上厕所时
忌:过分用力排便
用力排便会增加腹内压力,增加氧的消耗,使心率加快,心血量增加和每分钟心搏出血量增多,给心脏增加负担。特别是有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的老年人,排便时太急,屏气用力,容易导致血压骤然升高,诱发脑溢血。
宜
有心脑血管疾病史的老年人,可常备硝酸甘油在如厕时使用,以解决便秘问题。上厕所时不要锁门,防治出现问题家属无法救助。清早起床后,先空腹喝一杯温热的开水,可以刺激肠蠕动,帮助排便。
06、外出活动时
忌:不戴帽子
人体热量大部分从头部散发,头部受寒可能引发血管收缩。对于本身就患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基础性疾病或曾发生过脑梗塞的老人,不戴帽子出门更危险。
宜
天气寒冷,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外出应该戴上帽子。
07、早晨起床以后
忌:马上打开窗户
冬季早晨室外温度低,室内外温差大,刚从暖和的被窝离开,不宜立即面对冷空气。寒冷可引导起冠状动脉收缩,导致心肌缺血,加重心脏负荷。
宜
起床前可以先裹着被子或披着衣服在床上坐一会儿,待适应了室内温度后再起床。起床后,待身体活动开了,再开窗换气。
08、夜晚睡觉前
忌:饮酒
冬季人们爱喝点小酒来取暖。然而,酒精会增加心脏负担,增加心血管疾病发作的风险。
宜
睡前可以泡脚暖身,临睡喝杯温水或者温牛奶,有利入眠。
供稿科室:心血管内科
- 上一篇: 青岛六医|名医系列︱市级知名专家——吴玮教授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