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青岛健康资讯 >> 正文

青岛市第八人民医院:【健康】膏方调理知识

来源:365健康在线 时间:2019/11/25 16:33:00 点击:-

(一)膏方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煎膏剂(膏滋):煎膏剂系指饮片用水煎煮,取煎煮液浓缩,加炼蜜或糖(或转化糖)制成的半流体制剂。”

膏方通常是指中医医生根据病人的体质因素、疾病性质,按理、法、方、药的要求,指导病人购买成品膏方,或者开具处方,选择单味药或多味药配伍组成方剂,并将按方剂调配好的中药饮片,经过多次煎煮,滤汁去渣,加热浓缩,再加入炼蜜,或根据临床需要加入红糖、冰糖等收膏而制成的一种比较粘稠的半流体状的制剂,是具有补虚疗疾、调理机体作用的一种中药剂型。

(二)膏方的主要药物组成。按照膏方中药物的作用可分为:滋补药、对症药、健脾药和辅料四部分。滋补药有益气、养血、滋阴或温阳等功能,常用的有人参、黄芪、熟地、麦冬、虫草、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同时配合使用理气化湿、清热、祛瘀之药,以增强滋补效果;对症药是针对患者当时主要病症的药物,兼顾祛病和滋补;膏方内的滋补药多属粘腻呆滞之品,久服多影响脾胃运化,易闭门留寇,故一般需加用陈皮、砂仁、焦山楂、炒麦芽、白术等健脾药,以达到补而不滞的功效;辅料主要包括调味收膏的蜂蜜或糖类等。

按照药物的性质可分为三部分,即中药饮片、蜂蜜和糖类。中药饮片是起主要治疗调补作用的中药,一般需辨证施治,根据个体情况差异而应用不同的药物;蜂蜜和糖类主要为了改善口感和防腐,另外,蜂蜜补中缓急解毒,润肺止咳,润肠通便;冰糖补中益气,合胃润肺,止咳化痰;白砂糖润肺生津,补中益气;红糖补中缓肝,活血化瘀,调经,和胃降逆等。

(三)膏方与中成药、中药汤剂相比的优势。膏方自古以来就用于防病治病、强身健体, 而且具有药物浓度高、体积小、药性稳定,服用时无需煎煮、口味好、便于携带的特点, 受到人们的青睐。应用膏方进行养生调理,具有中成药、中药汤剂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首先,与中成药相比,膏方具有辨证施治,针对性强的优势。其次,相对于中药汤剂,膏方服用不须煎煮,口味甘饴,易存易携,是治疗慢性疾病、功能性疾病的最佳剂型,适合生活节奏快的现代人,能大大提高人们服药的依从性。此外,膏方还具有制剂单料加工、药力缓和、稳定持久等优点。

(四)“成方膏方”和“定制膏方”的区别。膏方可分为成方膏方和定制膏方两类:“成方膏方”是指由药厂成批生产加工而成的膏方,作为中成药在各家药店或医院进行销售,这些膏方的组成比较简单,临床应用安全程度高,如益母草膏、夏枯草膏等;“定制膏方”是指患者通过医生进行诊断或咨询,医生根据患者身体状况给出的处方,做到一人一方,再由药店或医院药房,定制加工制成膏方。每一剂膏方只适合该方患者本人服用。加工定制膏方属于临方制剂范围,要求各加工单位严格遵照中药调剂规范进行审方、调配、复核,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中药饮片,然后再按中药膏方加工工艺,加工完成定制膏方。

(五)冬令进补推膏方的缘由。祖国医学认为,人生活在大自然中,与大自然是一个整体,即所谓的“天人相应”,大自然具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人体亦然。冬季气候寒冷,人体精气内藏,蓄积以应对时令的寒冷,并能满足来年生发的需要。冬令进补,人体能更好的吸收营养精华,贮藏于体内,有助于体质的增强。民间就流传有“今年冬令补,明年可打虎”、“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说法。而膏方与汤剂相比,优点在于服用方便,每天一汤匙服下,或开水冲饮,减少了汤剂每天煎煮的麻烦。同时膏方含适量糖分,口感较好,老少皆宜,没有汤剂味苦难服之忧,因此冬令进补首推膏方。

(六)冬季服用膏方的最佳时间。冬令在时间上是指从立冬后至立春前这段时间,进补服用膏方一般自立冬日开始,其中又以冬至日起50天,即“头九”到“六九”,为最佳时间。如果准备一冬服两三料膏方药,则可以适当提前。

(七)膏方的保存方法。加工好的一料膏方,一般都要服用较长的时间,在服用过程中如果保存方法不当就容易发生霉变,因此在服用膏方的过程中要注意保存。

1.要用清洁的容器,并且要保证容器干燥、无水分残留,不论容器是陶瓷、玻璃类的,还是有机材料类的、金属材料的,都要经过充分的消毒、干燥。

2.取药的用具,如勺子等要消毒、干燥。如果取膏药的勺子不干净,或者勺子上的水分流入膏方药中,或者不注意卫生,边吃边取,这些都很容易导致细菌污染膏方药,并且很容易发生变质。

3.在服用过程中要将一料膏方药分装在不同的容器中。如果是近期不吃的膏方药要进行密封,并且要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而随时要服用的药应该分开装。随时用的药,也应该放在通风干燥处,不仅要避免受热受潮,还要避光,因为受热受潮和暴晒都可能导致某些有效成分丧失,影响药效。

(八)膏方的服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方法。膏方的服用方法很多,常用的有:

(1)调服,即把黄酒或水加入胶质稠黏难化的膏方中,用碗或其它容器隔水炖热,调匀后服用;

(2)冲服,即用白开水调开量好的药膏,搅拌均匀后服用;

(3)口含,也叫“噙化”,即把药膏含在口中慢慢咽下,此方法最常用于治疗慢性咽喉炎。

2.时间。服用膏方还应该掌握适当的时间,补益类药应空腹服;治疗胃肠道疾病膏方宜在饭前1小时左右服;养心安神类的膏方,宜睡前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3.剂量。服膏剂量要根据病情或身体情况及药物的性质决定。病情较重、体质较强的人,剂量可稍大一些;病轻者或老年人、妇女、小孩等用量稍小些;一般每日2次,每次服1匙。药性较平和的膏方,用量可稍大些;有毒性或者是药性剧烈的药物,用量宜小些,且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步增加。

4.注意事项。服膏方期间遇伤风感冒、伤食、腹泻等情况,应暂时停服,等急性疾病治愈后再服用膏方。另外,在服用膏方的过程中还应注意饮食,便秘、潮热者应该避免进食辛辣,有便溏、畏寒怕冷者应该避免吃生冷食物,对于膏方饮食禁忌应该咨询医师。

5.特殊情况需要停用膏方:在服药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可以暂时停药观察,以确定是否继续用药。常见的需要暂时停药的情况有:

(1)感冒发热。

(2)咳嗽痰多,胸闷气急,胃部胀满等症。

(3)因饮食不洁或中毒出现急性腹痛。

(4)突然昏迷、意识昏蒙等急危重证。

(5)脘腹胀满、食欲减退或消化不良。

(6)在服药过程中出现火热上冲症状,如牙疼、口腔溃疡、便秘、眼睛红、眼睛分泌物增多、或头胀头痛等表现。

(九)不同人群的膏方调理

1.亚健康人群。现代社会的“亚健康”人群,特别适合膏方调理。长期处于过度操劳、饮食不节、生活无规律的状态下,精力减退、体质下降,觉得容易疲劳、食欲下降、腰膝酸软、腿脚无力、性欲减退、头晕耳鸣、夜寐不安或稍静即困、容易感冒。西医理化检查结果可能完全正常,在中医看来这种亚健康状态多数是气、血、阴、阳消耗后的虚证。这种虚性的病症正是膏方缓慢、长期治疗方法的长处。

2.慢性病人群。慢性病如肿瘤、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内脏下垂、风湿病等多不能在短期内治愈,需要长期服药调理,而中药汤剂煎煮费力,味苦、煎液体积较大,服用、携带不方便,不宜长期服用;膏方是在复方汤剂辨证的基础上,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制成,部分加工单位已经利用现代技术制作成小袋真空包装,口感好、保存时间长、携带方便,克服了汤剂的上述缺点,因而非常适合慢性病人群服用。

3.女性群体。女人一过30岁,脏腑的生理功能就不如从前,自然气血的功能也慢慢减弱,再加之经、带、胎、产和哺乳都耗气伤血,即使没到更年期,女人脸上也易显出脸色苍白、口唇无华、两眼昏花、眼圈发黑、皱纹细密等气血不足症状。中医整体养颜观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外在颜面五官的美,依赖于内在整体的阴阳平衡、脏腑安和、气血畅通。根据中医“治病求本”的原则,女性有针对性地服用膏方,补益人体肝肾气血,活血化瘀、滋阴润肺,可改善面部血液循环,调节女性内分泌功能,以养颜靓肤。

4.部分儿童。吃膏方不是赶时髦,如果孩子平时很健康,身体各方面没有中医理论所指的虚证,就没必要进补。膏方调理要有针对性,如果孩子有下面几种情况,可以服食膏方:

(1)反复呼吸道感染:包括经常感冒、咳嗽,或多次患支气管炎、肺炎等。

(2)支气管哮喘:平时经常打喷嚏、流清涕,出现皮肤湿疹、瘙痒或伴有其他过敏症状。

(3)生长发育迟缓:形体瘦削、矮小,食欲不振,自汗盗汗,遗尿等。

(4)其他疾病的康复期:如患有慢性胃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心肌炎后遗症等。

5.中老年人。生、长、壮、老、已是自然规律,衰老是身体机能逐渐衰退,适应性和抵抗力减弱。《黄帝内经》明确提出“天年”的概念,认为衰老是自然现象,“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是达到减缓衰老、延年益寿的主要手段。

中医认为脏腑亏虚是衰老的最主要病机,补益脏腑是延缓衰老最常用的治法,涉及到补肾、健脾、养肝、益心、补肺等诸多方面。大量研究资料已证实,具有补益虚损、调节脏腑功能特点的膏方,作用稳定、服用方便,而且有效成分含量高、生物利用度高。因此,服用膏方成为历代诸多名医推崇用于抗衰老以延年益寿的保健方法。延年益寿,补益调理需要一个较长时期,蜜膏效用比较缓和,且以滋补为主,因此膏方尤其适用于延缓衰老者服用。建议中老年人如出现头发早白、头晕眼花、齿摇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心悸失眠、记忆衰退等衰老的症状表现时,可通过应用膏方来达到补益五脏、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标签:八医   膏方   调理知识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