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霞”,生命何其短暂而珍贵。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弹指间,花开花落已成流年。岁月无痕,时光清浅,最美的光阴里苦甜相伴;天地之间,白驹之过,纵然生如夏花绚烂,依然抵不过世事无常变幻。
当人生走到难以取舍的十字路口,当时间徘徊于生死临界点,生命总会以它特有的顽强,迸发出撼动人心的力量。
1995年
医院原名:开发区医院
光阴翩跹
我院缓步迈入而立之年
而我
已陪伴她走过25载风雨春秋
身为医务工作者
我们总会
为自己肩负救死扶伤的使命
感到自豪
但有时
我更感动于那种逾越自身生死
而对另一个生命超乎寻常的坚守
那些面画总在不经意间
触动我心灵深处
如沁入宣纸的墨迹
成为一抹永不褪色的记忆
1998年
昏睡中的琴声
你听过昏睡中的琴声吗?你见过生命深处无声的呼唤吗?
我经历过,深刻于脑海,那是在一次大出血抢救后的特别护理中。
多年前的夜晚,一名产妇因为宫缩乏力导致大出血,经过几个小时的紧张抢救终于控制了出血,但产妇处于极度虚弱的失血昏睡状态,因为要时刻需要按摩子宫,给予输血并观察生命体征,我便守在身边为其做特护。
夜里病房静悄悄的,只有监护仪上的参数在不停地变换,但都在正常范围内。产妇也安静地沉睡,有几次轻声呼唤她,她并没有什么反应,经历过这场生死浩劫,她真的太累太累!
就在给她更换完输血袋,我正在观察腕部的穿刺点时,突然发现产妇的几个手指在不停地跳动。
我一下子警觉起来,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产妇在抽搐?
想到这里,我不由心脏狂跳,屏息凝神仔细观察她手的动作,祈祷她千万不能刚下刀山,又入火海。
不对,明显不是抽搐时的“鸡爪样”形态,而是几个手指很有节奏的有弹有跳,像是跳动的音符。
对,就是那种弹琴的感觉。
我问在旁边陪床的家属,产妇是从事什么工作的?家属答,小学音乐老师。我问,您看这手是在弹琴吗?家属微笑点头!
我如释重负,却百思不解为什么产妇神志都不清醒,却能自如地用空手弹琴?
那一夜,产妇弹琴的动作不时陪伴着我,虽听不到声音,但我相信那琴声一定宛若天籁,如同发自生命深处的呼唤。第二天清早,产妇醒了,在这场生死较量中,艰难取胜。
后来,在跟她进行心理护理时,我跟她说起了那晚在沉睡中弹琴的事情。她说,当时自己是处于半梦半醒状态的,身边的声音隐隐约约都进了她的耳朵,家人的关切,宝宝的哭声……可是,她就像被人点了穴一样,眼睛睁不开,身上动弹不得,只有手指是自己可以支配的。
她有种强烈的恐惧,她怕自己支持不住,过不了这关,那生下的孩子怎么办?甚至她都不敢轻易睡去,她怕再也醒不了了,于是,她就一遍一遍地用空手弹奏《世上只有妈妈好》,想告诉宝宝,自己有多爱他;也想告诉自己,为了宝宝,坚持住,一定要给予孩子一个母亲的温暖怀抱……
我听着,眼睛湿了!我深深懂得这种情感,自从自己做了母亲,我变得格外贪生怕死,为了孩子,不敢病,更不敢死,哪怕负伤致残,哪怕苟延残喘,只想能够一息尚存,亲眼看着孩子慢慢长大!
为母则刚,孩子,是母亲的软肋,更是母亲的铠甲。
1995年第一位外国产妇:斯里兰卡的米兰妮
1995年医院职工集体活动
1998年 春节联欢晚会
以自己的方式用力爱你
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可这位肚里能撑船的,绝非宰相,而是一位孕妈妈。
为了孩子,再难的关隘,母亲都会无所畏惧地去闯;为了孩子,再大的风险,母亲也会心甘情愿地去冒。她们用自己或正确或错误,或明智或愚昧的方式,在用力爱着孩子……
那是十多年前的一个深夜,我上大夜班,科里收住一个“胎膜早破”的足月孕妇。在见到孕妇的那一瞬间,我惊呆了,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肚子,硕大的腹部简直高耸入云,肚皮也已被撑的菲薄透明。经超声证实,这名孕妇只是单胎妊娠,被诊断为“羊水过多”。
根据孕妇情况综合评估,决定给予实施剖宫产。记得那位孕妇在手术台上时,是不能平躺的,即使侧卧,也给她带来极大不适,都无可避免出现了“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连手术都是医生们克服种种困难,在孕妇侧卧位的情况下完成的。
清楚地记得,医生们为预防腹压降低太快,打开宫腔后,她们小心翼翼用负压吸引器缓慢往外吸羊水,吸了好久。可当孩子娩出后,宫腔内的剩余羊水还是如同开闸的阀门汹涌而出,据最后保守统计,羊水量共计6000毫升。
当时我脑海里呈现出的画面是,若把这些羊水装进500毫升的输液瓶里,足有12瓶之多,排在一起如一条小长龙,真的是触目惊心!
我们都有着很大的疑惑,那时孕妇们的孕检意识已增强,产前保健项目都很全面,怎么还会有这种事情发生?
面对医生们的疑问,那位孕妇三缄其口,什么也没说。
在我一次次耐心为她进行术后观察护理,细致为孩子进行母乳喂养指导过程中,她终于向我敞开心扉。她说,其实孕前她也做过产检,可当医生跟她说因为羊水过多,或许会为其抽出一部分羊水,也有可能会引起孩子早产时;或许会提前终止妊娠。她担心极了,她不希望自己孩子早产,那样会有生命危险,也会影响孩子健康。如其这样,不如自己安心在家养胎,一定要坚持到足月。其实孕后期,自己已经浑身浮肿,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她都是整夜半坐在床上艰难度过,从未睡过一个好觉。还好,终于坚持到孩子足月;还好,孩子总算是健康的,一切都值了……
她满脸自豪讲述着,我一边无奈,一边敬佩!
从医学角度讲,她是那么无知愚钝,那么自以为是;可是作为一个母亲,她又是那么无私伟大,那么倔强执着。她忍着困难冒着风险,只想许自己孩子一个健康的体魄,一个美好的未来。
我慢慢听着,并未反驳,这是她的一份骄傲与确幸,我唯有成全。或许,做为母亲都会感同身受……
2002年
2006年5.12护士节合影
后记
总有些瞬间难以忘记,总有些故事永刻记忆,当时光慢下来时,那些生动的画面,宛如一帧帧胶片快速划过脑海,让我一次次重温那份挚爱亲情,感受到深深的爱与温暖。
2016年
作为一名医者
见惯了生离
见多了死别
却愈加清楚世事无常
更加懂得生命珍希
但我知道
有一种情感浑然忘我
有一种坚守超越生死
为了保全孩子
可以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为了守护孩子
也能创造出生命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