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最常见的一种与增龄相关的骨骼疾病,是一种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
我国的现状是啥?
随着人口老龄化,骨质疏松已成为我国面临的重要公共健康问题。目前我国骨质疏松症诊疗率在地区间存在显著差异,整体诊治率低。
为了强化骨质疏松症及其骨折的防治,加强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与识别,进而给予及时的诊断和合理的治疗,11月2日我院内分泌科在我市举办了“第三届骨质疏松多学科论坛”会议。
我院工会主席闫忠诚出席会议并致辞
我院内分泌科主任张春玲主持
大会本着以“勇攀学术高峰”的宗旨,会议邀请了山东齐鲁医院王文汇教授、青岛市立医院刘海飞教授、青岛医学院附属医院杨乃龙教授、付正菊教授等多名青岛市骨质疏松专业委员及我院骨科、中医科、妇科及普外科等多科主任及各专业数百名医师参与会议。
杨乃龙教授详细讲解了骨质量与糖尿病的骨质疏松,付正菊教授告诉了我们如何预防再次骨折的发生,刘海飞教授带来了骨松骨折的全程管理,王文汇教授详细讲解了骨质疏松药物的具体选择,最后我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王凤霞分享了老年骨质疏松的营养治疗。专家们的讲解让大家进一步的掌握骨质疏松的临床表现、危险因素和如何防治骨质疏松。同时也了解到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
此次会议的举办为我院相关科室专业人员提供了交流和沟通的平台,通过与会专家、代表讨论热烈,使相关学科医师学习了骨质疏松诊治相关的前沿知识,受到了参会人员的一致好评。
相关链接
在临床中发现,对于骨质疏松的防治,许多人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认识误区。
误区一
喝骨头汤能预防骨质疏松。实验证明,牛奶中的钙含量远远高于骨头汤。同时,骨头汤里溶解了大量骨内的脂肪,不宜过多食用。预防骨质疏松应注意饮食多样化,坚持喝牛奶,少吃高脂、高蛋白质的食物。
误区二
补钙等于治疗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因骨代谢异常造成的。因此,治疗不应单纯地补钙,而需要综合治疗,提高骨量、增强骨强度和预防骨折。患者应当到正规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误区三
骨质疏松为老年人特有。人体骨骼中的矿物质含量在30岁左右达到最高峰值骨量。峰值骨量越高,发生骨质疏松的时间越晚、程度越轻。如果年轻时期忽视运动,沾染上不良嗜好,经常挑食或节食,易导致饮食中钙的摄入量减少,身体瘦弱,达不到理想的峰值骨量。因此,应及早预防骨质疏松,在年轻时期获得理想的峰值骨量。
误区四
老年人治疗骨质疏松为时已晚。很多老年人认为,骨质疏松症无法逆转,到老年时治疗已没有效果,为此放弃治疗。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从治疗的角度而言,治疗越早,效果越好。老年人一旦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应及早治疗,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误区五
靠自我感觉发现骨质疏松症。多数人在前期对骨质疏松的症状感觉不明显。发现骨质疏松症不能靠自我感觉,不要等到腰背痛或发生骨折后再去诊治。高危人群应定期做骨密度检测,及时了解骨密度的变化情况。
误区六
骨质疏松是小病,无需小题大做。骨质疏松并不只是表现为腰酸腿痛,一旦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尤其是老年患者发生髋部骨折,会导致其长期卧床,死亡率很高。当感到有腰腿痛、胸闷等明显症状时,需及早去医院诊治。
误区七
患骨质疏松症自己吃药就可以治愈。对于已经确诊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应及早到正规医院,接受专科医生的综合治疗。吃药只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方法之一,即便吃药,也需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误区八
防骨折,宜静不宜动。体育锻炼对防止出现骨质疏松具有积极作用。保持正常的骨密度和骨强度,需要不断的运动刺激,缺乏运动会造成骨量流失,不仅会加快骨质疏松的发展,还会影响关节灵活性,容易跌倒发生骨折。
误区九
骨折手术后骨骼就正常了。发生骨折,往往意味着骨质疏松症已经十分严重。骨折手术只是针对局部病变的治疗方式,而全身骨骼发生骨折的风险并未得到改善。
因此,患者不但要积极治疗骨折,还需要客观评价自己的骨骼健康程度,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骨质疏松症,防止骨折的再次发生。
- 上一篇: 平度市人民医院:【征文展播】我和您,您和我 血脉永相连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