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奕迅的《十年》曾火遍大江南北,道不尽恋人分离的不舍;而我的《十年》,讲述的是工作10年来,自己与医院的“爱恨纠缠”,从第一次靠近她到一辈子依念她。
2010年未进入医院工作的我,每每看到身着白衣、救死扶伤的医护人员时,心中的激动无法掩饰,我是那么渴望成为少时理想中的模样:一袭白衣、一顶燕尾帽、轻声慢语、细心呵护病患,做人们口中的“白衣天使”。
2011年时逢医院新建综合门诊楼,我终于如愿成为一名平医人。可正如那句“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踏上工作岗位的我,很快被残酷的现实啪啪地打醒……那时,我被安排在B超室打印报告,狭小的工作空间里,黑白的屏幕前,我不止一次的定坐4小时,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甚至不能起身……果然传闻不虚,医生都是“神”!
2012年我正式进入神经内科。那时的神经内科二区还在旧病房楼,床位40张,全科医生护士不过十几人。每天,手写输液配药单、配药加药、打针输液、记录护理单就是我全部的工作,操作中必须六根清净、心无旁骛,一个字也马虎不得。当时的我恨不得长1个心眼10只手,苦过累过也哭过。
好在时间不长,医院就引进了HIS、PACS和电子病历三大系统,使得临床工作效率翻倍提高,节省大把时间,也真正把我们护士的时间还给了病人,工作中开始更多的注入亲情呵护,有了接地气儿的感觉。
2013年医院新综合门诊楼项目试运行,启动院区绿化、硬化和亮化工程;医院引进了世界500强企业——爱玛客服务产业(中国),提供司梯、保洁、中央运送、设施管理服务。一系列的大工程之后,医院环境和服务水平,由以前的旧乱差迅速提升。仿佛是一夜间出现了这座高大上的现代化医疗机构一样,让全市人民眼前一亮。市民的就医环境、就医体验和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有了质的飞越改善,我从心底里想感叹:厉害了,我的院!
2014年医院创建了医学检验中心、全院会诊中心、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设备调配中心、静脉配液中心。而与我们护理息息相关的“静配中心”,深得护士心意,再也不用担心摆不完、加不了的药了,病人的用药安全得到更高保障。与此同时,医院开始加强医务人员业务能力的培训,学习新技术、新理论,培训各种医疗护理操作,严格把关、一一审核。也是从那时起,我们开始了无穷无尽的考试,也曾有过不解,甚至是抱怨。可当我们把学到的知识技能,施展于救病人于生死,逆天挽留生命时,感受着一个个家庭失而复得含泪团圆地幸福时,所有的苦和累和心里所有的疲惫都统统烟消云散了,只留微笑挂在嘴边。
2015年是我工作经历中最难忘的一年,一切都在与现代化接轨。医院启用了检查结果自助打印机、预约挂号平台和触摸式取药排队系统,减少了等候时间,方便了患者就医。12月18日,医院通过三级医院现场评审,实现了由二级向三级的跨越,每一个平医人铭记于心!
2016年是医院“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医院多措并举,不断提升医院的综合服务能力。正式启动的精准绩效考核平台,实行综合目标管理;建立医疗管理运行新机制,推行主诊医师负责制;注重人才引进和培养,引进博士硕士等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水平稳步提高,科研立项节节花开。
与时俱进,这一年我也考取了医学院护理本科学历,拿到主管护师资格证书。我深爱的医院,我要以更优秀的姿态去与之匹配,方能更好地实现自己少时的梦想。
2017年医院各项工作稳步推进,设立了平度市脑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治疗中心、泌尿系统结石微创治疗中心“四大中心”,为区域内老百姓拉设了一张健康防护网。而我所在的内八病区就是四大“金刚”之一的卒中中心。这一年里,全科同事加班加点地学习、探讨和总结,努力把静脉溶栓做到更好,做到极致。每当看到患者受益,所有的辛劳都抛之脑后,真心为患者高兴。
2018年医院邀请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等北京知名医院专家,定期到我院坐诊、查房、会诊、手术、讲学,在帮助医院提升专业技术水平的同时,让平度市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北京名院专家精湛、优质医疗技术服务。
2019年我入职的第十个年头,十年间,医院似母亲伴我成长,我如孩提见证医院发展。现在的我工作得心应手,更能独当一面;而我们的平医,也已发展成为平度市138万人民的医疗、科研、教学、康复、预防保健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
七十五年沐风栉雨,平医从无到有;七十五年红色传承,医路同行。75年前的先驱们枪林弹雨中用一根扁担挑起了救死扶伤的白衣担当;而今的平医儿女站在实现健康中国的更高平台,更加赤诚所向、步履铿锵。护理工作虽然繁琐辛苦,但我恋念深沉,一心向阳,忠于初心不敢忘,未来,愿与您唇齿相依,紧跟您发展步伐,期待下一个十年盛况……
- 上一篇: 平度市人民医院:【名医面对面】知名专家来平医坐诊,专家号您约了吗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