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昭示着秋冬季节的过渡。霜降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是一副气肃而凝,万物归藏之象。此时节,天地之间阴阳气交争剧烈,阳气渐弱,而阴气渐盛。由此,气温由凉转冷,由冷转寒,昼夜温差明显变大,“寒”和“变”成了时节主旋律,俗语就有:“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的说法。寒气逐渐加重的时节,听听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专护科方昆为我们介绍一下如何抵御此时人体易发生多系统疾病。
寒气逐渐深重的时节,感冒成为主旋律,头晕、头痛、身痛、发热、咳嗽症状循环往复。随着汗出减少,血管收缩,交感神经兴奋,高血压患者的发现血压不再受控,每创新高,伴随而来的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高发或症状加重,脑血管疾病如:脑栓塞、脑出血也开始多发。
霜降时节对肠胃道也是一个很大的考验,累积了一整个夏天的寒凉饮食和着深秋的寒气极易侵袭脾胃。因此,有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的人群在此时尤宜复发。
另外,寒气最易侵袭关节。膝关节炎也称之为“老寒腿”,寒邪侵袭易出现膝关节屈伸不利,发凉,酸胀麻木,疼痛等感觉,有天气越冷腿就越痛的特点。虽带一个“老”字,缺不是老年人的专利,事实上,老寒腿也青睐年轻人,尤其是一些在寒冷的天气中仍然穿着短裙之类的单薄衣物爱美人士,长期下去,关节炎就会自动找上门来。
民间有“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的说法。霜降期间的健康防护重点有三:秋燥、秋郁、寒凉。穿衣上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脚部和胃部保暖, “秋冻”,是要逐步加衣才会对风寒邪气有一定抵抗力。但“秋冻”并不适宜所有人,免疫力低下和老年人应及时添加衣物。女性要特别注意脚部保暖。
在饮食上,要注意平补、淡补脾胃。饮食需多样,食量要适当,粗细要搭配,油脂要适量,甜食要少吃,食盐要限量,三餐要合理,饮酒要节制。可多吃健脾养阴润燥的食物如:萝卜、栗子、苹果、香蕉、秋梨、百合、芝麻、银耳、蜂蜜、山药、奶白菜等养阴润燥的食物,牛奶、牛肉、鸡蛋、鸡肉、羊肉、泥鳅以及豆类等高蛋白食物。居家生活上,随着夜晚时间延长,睡眠时间也随之增加,由于活动量的减少,人的体质会变差,容易生病。因此,此时节要避免赖床不起,宜早睡早起,养成规律。
行动上,注意动与静的合理安排。霜降时一片秋高气爽的景象,此时肺金主事,运动量可适当加大,登高、踢球均是不错的运动选择。太极拳、剑适合老年人运动,需注意保护膝关节,减少下蹲动作。运动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注意动与静的合理安排,不宜过度劳累,更不可经常大汗淋漓,使阳气外泄,伤耗阴津,削弱机体的抵抗力。每天可以拿捏小腿肚内侧脾经2-3次,按摩中脘穴、天枢穴、足三里穴以调养脾胃,补养正气。
另外,保持良好的心态十分必要。秋季自然界一片萧杀之象,是各种情绪病高发时节。如果调理不当,极易诱发抑郁症等其他心理疾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态,因势利导、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之心,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要经常参加一些对身体有益的娱乐活动,比如唱歌、跳舞、登山、旅行等,在这些活动中,多与他人交流沟通。
- 上一篇: 山东青岛中西医结合医院:想要预防脂肪肝?请先做好这三方面~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