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0日,是第28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为“心理健康社会和谐,我行动”,旨在呼吁社会大众关注,提升全民精神卫生、心理健康意识,从自我做起,提高心理健康意识。
在世界精神卫生日当天,中心在新业广场举办了“世界精神卫生日”大型宣传活动。
10月10日上午,天空虽然淅沥沥下着小雨,但是义诊现场气氛热烈,许多市民慕名前来咨询。中心选派六名精神科、心理科专家,为广大市民就心理问题、睡眠障碍、精神疾患等方面问题答疑解惑,对前来咨询的广大市民提供简易的心理测评和心理咨询,并根据测试结果给予指导和建议,同时向广大市民免费发放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册。一上午的时间,现场咨询人员一百余人次,同时发放精神卫生健康知识手册以及健康教育宣传资料近500份,有效的普及了心理卫生知识。
10月8日,平度市精神病防治院举办了世界精神卫生日公益晚会,中心对口支援人员梁静积极参与宣传精神卫生知识,呼吁社会关心精神疾病患者,倡导理解、尊重、接纳的社会氛围。
近年来,各种心理问题和精神障碍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精神卫生问题已严重影响着不同年龄、不同文化、不同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群的正常生活。中心作为青岛市唯一的三级甲等精神卫生专科医院,将多途径进行宣传教育,让全社会共同维护和促进心理健康,同时不断提升诊疗水平,为群众提供优质的精神卫生服务,为全市人民的精神卫生健康保驾护航!
知识链接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心理健康社会和谐,我行动”。现代社会,心理压力很常见。面对压力和烦心事,首先当然是要设法解决问题,但与此同时,还要学会与情绪相处,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这对维护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人们为何排斥压力
压力来临,人往往需要调动身心潜能去解决问题,耗费很多心力。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体验到各种情绪,如紧张、焦虑、不开心、愤怒,等等。正如人在寒冷中会发抖一样,人在压力中感受到的各种情绪也是一种正常的反应。由于紧张、焦虑、愤怒等是不好的心理体验,属于消极情绪,所以大家自然而然地都会排斥压力。
压力导致消极情绪怎么办
压力导致消极情绪是很正常的,意识到这一点有利于保持心态平和。一个人遇到任何事情都表现出积极情绪反而不正常,应当是该生气就生气、该欢喜就欢喜、该悲伤就悲伤……这些才是正常的情绪反应,也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个人是健康的。
如何与情绪和平相处
出现消极情绪没关系,重要的是学会与之和平相处。往往与不良情绪相处一段时间后,生活中这一页就会翻过去,不良情绪自然会远去。需要提醒的是,即便是积极情绪,也同样要学会与之相处,因为快乐的情绪处理不好也会出问题,比如“范进中举”的故事。
当压力来临时,要注意控制好情绪反应的强度。不妨问问自己:如果做出那样的情绪反应,可能导致哪些局面?如果造成那种局面,我有收拾残局的能力吗?事实上,不是每个人都能修炼到遇事都平心静气的地步,要理解自己的“局限性”,可以允许自己做出激烈的反应,但同时必须提醒自己要有收拾残局的能力,否则就不要放纵情绪,以免带来更严重的问题。
情绪强度控制好后,还要注意情绪持续的时间。如果不良情绪长期存在,对自己的伤害会很大。从这个角度讲,人需要有些气度。当然,如果长期有不良情绪存在,还要寻找专业的心理卫生工作者进行咨询。
适当的情绪宣泄有利于心理健康。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看过的书籍和影视剧不同,遇到的人不同,情绪宣泄的方式也不同。但只要不影响他人,都是可以接受的。比如,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可以打打球,吃一顿美食,找朋友聊聊天,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甚至可以在无人之处大声喊叫,等等。
学会放下。现在很流行“正面训练”,在管理情绪方面,要学会养成和乐喜悦的心情,遇到烦心事要强迫自己放下,做点让自己感觉有乐趣的事情。长期坚持,就会养成好习惯,不再纠结于繁琐之事,学会放下。
- 上一篇: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2019年山东省精神科医师培养项目(青岛)正式启动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