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青岛健康资讯 >> 正文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三分钟话养生|中医食谱去秋燥,拒绝先“干”为敬!

来源:365健康在线 时间:2019/9/26 19:19:00 点击:-

这自打入秋以来,

便独得“干燥”恩宠,

眼干、鼻干、口干舌燥、

咳嗽少痰、溃疡、大便干结

这些症状纷纷找上门来可咋办?

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心血管科

整理了食补良方,让秋燥乖乖听话

中医解惑:关于秋燥,你需要了解这些

古人有云,春天多风而主风,夏天高温而主暑,长夏多雨而主湿,秋天雨少而主燥,冬天寒冷而主寒。秋燥就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病邪从口鼻侵入,初起即有津气干燥的症状,如鼻咽干燥、干咳少痰、皮肤干燥等。

“燥”有两种不同的性质:偏于“寒”或者偏于“热”,临床上分为“凉燥”、“温燥”二种类型。“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此时应顺应秋季收之特性,少食辛辣,多食酸甘养阴润燥之品。

根据中医学理论,秋季应五脏之肺脏,应五色之白色。所以秋季常吃白色食物可收到润肺的效果。在日常生活中可选择白萝卜、白菜、冬瓜、百合、银耳、莲藕、莲子、山药、梨、蜂蜜等食物。当然,还在药膳中酌情加入诸如沙参、麦冬、石斛、西洋参、枸杞、川贝等滋阴润燥之品。

食补良方:药膳去秋燥,一身轻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几款可以缓解秋燥的药膳,便于大家参考。

1、洋参雪耳炖燕窝

做法:将西洋参洗净;雪耳浸开洗净,摘小朵;燕窝用清水浸泡,拣去羽毛杂质,洗净。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炖盅内,加开水适量,炖盅加盖,文火隔水炖2个小时,调味即可,随量饮用。此羮补气润肺,滋阴润燥。

功效:适用于阴虚肺燥,咳喘少气,或咳痰带血,咽干口燥等。凡中焦虚寒,湿盛或风寒咳嗽者,不宜饮用本品。

2、怀药芝麻糊

做法:粳米淘净,水泡约1小时,捞出沥干,文火炒香;山药洗净,切成小颗粒;黑芝麻洗净沥干,炒香。三物同入盆中,加入牛奶清水调匀,磨细,滤去细茸,取浆液待用。另取锅加入清水、冰糖,烧沸融化,用纱布滤净,糖汁放入锅内再次烧沸后,将粳米、山药、芝麻浆慢慢倒入锅内,不断搅动,加玫瑰糖搅拌成糊状,熟后起锅。早晚各服一小碗。本糊滋阴补肾。

功效:适用于肝肾阴虚,病后体弱,大便燥结,须发早白等。脾弱便溏者慎用。

4、秋梨膏

做法:梨切碎,榨取汁,梨渣加清水再煎煮一次,过滤取汁,两汁合并备用;麦冬、款冬花、百合、贝母加10倍量的水煮沸一小时,滤出药液,再加6倍量的水煮沸30分钟,滤出药汁,两液混合,并兑入梨汁,文火浓缩至稀流膏时,加入捣碎之冰糖沫,搅拌令溶,再煮片刻。每服10-15ml,每日2次,温开水冲服。此膏养阴生津,润肺止咳。

功效:适用于阴虚肺热,咳嗽无痰,或痰少粘稠,甚则胸闷喘促,口干咽燥,心烦喑哑等。梨性寒凉,凡脾胃虚寒,大便溏泄及肺寒咳嗽者不宜使用。且不宜与蟹同食,否则易伤脾胃而致呕吐、腹痛、泄泻。

心血管科咨询电话

门诊:86860203

病房:86860202

备注:文中药膳方子来自《疾病饮食疗法》《中国药膳》《农民日报》《医学从众录》《农民日报》,转载只为分享。

标签: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   心血管科   秋燥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