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青岛健康资讯 >> 正文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警惕|“悲秋”其实是种病!且看中医来支招!

来源:365健康在线 时间:2019/9/6 20:29:00 点击:-

“自古逢秋悲寂寥”

文人墨客如此表达悲秋的心情

事实上,这并非无病呻吟的矫情

这是一种秋季常见心身疾病

千万不可忽视

为何秋季容易引发心身疾病?

中医认为,人体的五脏六腑、七情六欲与五行学说和四季变化存在着相应的联系。从中医学天人相应、天人合一的理论推论,以五行学说中“金、木、水、火、土”的“金”为例:五脏中的“肺”属金,七情中的“悲”属金,四季中的“秋”也属金,因此在秋天,人们容易产生悲伤情绪。

《黄帝内经》有云:“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此时寒气上升,天高风急;阳气下降,地气清肃。人体的阳气开始由外向内收敛,气血运行逐渐减缓,加之夏季流汗多,消耗过大,容易造成体虚气虚,导致传说中的“秋乏”。

我进入秋天就失眠、焦虑、食欲下降,这可怎么办?
患者医生别担心,对症下药就好啦~

中医对秋季情绪症状的认识

对于秋季情绪症状,与中医学中的“癫证”、“脏躁”、“百合病”、“梅核气”、“郁证”描述相似,临床可分为以下证型辨治:

1、肝气郁结型。

症见情绪抑郁,善太息,郁郁寡欢,胸胁胀痛,或少腹胀痛,痛无定处,焦虑不安,脘闷嗳气,腹胀纳呆,女子月事不行,舌苔薄腻,脉弦。治以疏肝理气。方以柴胡疏肝散、逍遥散等为代表。

2、肝郁脾虚型。

症见失眠健忘,善悲易惊,精神萎靡,多愁善感,倦怠乏力,兴趣低落,少寐,胸闷胁胀,不思饮食,悲伤欲哭,善太息,头重如裹,舌体胖有齿痕,苔白腻,脉弦滑。治以疏肝健脾化湿。方以甘麦大枣汤为代表。

3、心脾两虚型。

症见情绪低落,思维迟钝,精神恍惚,心悸气促,纳呆食少,腹胀便溏,面色苍白,舌淡苔白,脉虚无力。治以补益心脾。方以归脾汤为代表。

4、肝肾不足型。

症见情绪低落,心烦易惊,思维迟钝,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女子带下清稀,舌质红瘦,苔少,脉弦细无力。治以滋养肝肾。力以百合地黄汤等为代表。

5、阴虚火旺型。

症见兴趣低落,心烦急躁或情绪不宁,口干潮热,多梦易醒,火眠健忘,腰酸盗汗,耳鸣如蝉,面部烘热,舌质红有裂纹,苔少,脉弦细。治以滋阴降火。方以滋水清肝饮、杞菊地黄汤为代表加减。

6、痰湿郁结型。

症见情绪低落,胸闷不舒,纳呆食少,恶心呕吐,思维迟钝,舌淡,苔厚腻,脉濡滑。治以化痰解郁,方用半夏厚朴汤、温胆汤等。

7、肝郁血瘀型。

症见情绪抑郁,心烦,自觉脑子迟钝,不愿活动,且面色晦暗,胁肋胀痛,女子痛经闭经,口唇舌质紫暗,有瘀点,苔白,脉沉弦。治以活血化瘀,理气解郁。方以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为代表。

治未病科简介

治未病科是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集中医体检、中药、针灸、小儿推拿、按摩理疗、穴位贴敷等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科室,秉承中医传统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的研究,提供全面而优质的全民、全生活、全病程服务。

治未病科咨询电话

86850295

标签: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医医院   悲秋   心身疾病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