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上,用药也要分时辰,人体内糖皮质激素分泌的生理高峰在早晨(辰时)7时~8时;人体一天中血压的波动呈“二高一低”现象,上午(巳时)9时~11时,下午(酉时)18时~19时各有一个血压高峰;次日凌晨(丑时)2时~3时为低谷。
故出血性中风多发生于白天,而缺血性中风多发生于夜间。
轻度高血压患者切忌在晚上入睡前服药,中重度高血压患者也只能服白天量的三分之一,这是因为夜间为生理性低血压服药使血压降低,从而导致脑动脉供血不足,在脑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形成脑血栓。
人体生化成分代谢在一天十二时辰内是有规律可循,一些药物的吸收、生物利用度随着给药时间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而且给药时间不同,也会引起药物在体内分布、代谢、排泄过程的变化,直接影响药物的效果与毒性。
口服药物的服药时间有餐前、餐中、餐后、空腹、睡前、晨服等类型。
餐前服:是指餐前30min服用;
餐时服:则是指餐后片刻或少许进食后服药;
餐后服:是指餐后15~30min服药;
空腹:是指清晨至早餐前、餐前1h或餐后2h;
睡前:是指临睡前15~30min;
晨服:是指在清晨起床后服用。
宜清晨空腹服用的药物
1.肾上腺皮质激素
如泼尼松片、甲泼尼龙片、地塞米松片等。宜早晨7~8时服用。可避免对人体内源性激素分泌的反射性抑制,减少不良反应。
2.长效降压药
因人体一天中血压的波动呈现“二高一低”的特性,故如氨氯地平片、非洛地平缓释片、硝苯地平控释片、贝那普利片、培哚普利片、氯沙坦片、厄贝沙坦片、替米沙坦片、安博诺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 等。这些药物宜在早晨7时左右服用,可有效控制白天的血压高峰,同时可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3.抗心绞痛药
因心绞痛、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缺血等心脏疾患多在清晨和上午发作。故硝酸异山梨酯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美托洛尔片、比索洛尔片、阿罗洛尔片、卡维地洛片等宜早晨服用。
4.抗抑郁药
因抑郁的临床症状常表现为晨重晚轻,晨服治疗效果好。如氟西汀胶囊、帕罗西汀片、度洛西汀胶囊、西酞普兰片、艾司西酞普兰片、黛力新片(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舍曲林片等。这些药物也宜早晨服。
5.利尿剂
如呋塞米片、氢氯噻嗪片、螺内酯片等。当每日服药1次时,宜早晨服用,以免夜间多次起床影响睡眠和休息。
6.质子泵抑制剂(胃酸分泌抑制剂)
如奥美拉唑胶囊、兰索拉唑片、泮托拉唑片、雷贝拉唑片、埃索美拉唑片等。当每日服药1次时,宜清晨空腹服用,以免食物影响药物的吸收。
宜睡前服用的药物
1.镇静催眠药
对于各种镇静催眠药患者可根据所选用的药物起效时间的快慢在睡前择时服用,适时入睡。
2.平喘药
哮喘多在凌晨发作。每日服药1次的长效平喘药,如班布特罗片、孟鲁司特片等,宜睡前服用。而每日需服药2~3次的平喘药,如茶碱缓释片、多索茶碱片、复方甲氧那明胶囊(阿斯美) 、沙丁胺醇片、沙丁胺醇缓释胶囊、丙卡特罗片、特布他林片、福莫特罗片等,最好把每日最后一次用药放在睡前服用,能有效控制夜间或凌晨的哮喘发作,止喘效果更好。
3.降血脂药
人体肝脏合成胆固醇的高峰期在夜间,而通过抑制体内胆固醇合成而降血脂的他汀类降脂药,如洛伐他汀片、辛伐他汀片、普伐他汀片、氟伐他汀胶囊、阿托伐他汀片、瑞舒伐他汀片等,在每日服药1次时,宜睡前服用,有助于提高疗效。
4.抗过敏药
某些具有明显中枢抑制、镇静作用的抗过敏药,如苯海拉明片、异丙嗪片、氯苯那敏片、赛庚啶片、酮替芬片、氮卓斯汀片等,因白天服药易出现嗜睡、困乏和注意力不集中等不良反应,宜临睡前服用,较为安全并可助眠。
5.钙剂
如葡萄糖酸钙片、枸橼酸钙片、活性钙片等,以清晨和临睡前(空腹)服用为佳,可避免食物对钙吸收的影响。而含钙量高的钙尔奇D3片、凯思立D3片,宜睡前服用。因为人体血钙水平在深夜及清晨最低,有利于钙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