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从市妇联传来喜讯,医院儿科护士荆慧被评为胶州市“最美军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荆慧,了解她背后的军嫂故事。
荆慧
自2009年参加工作,她一直在从事儿科的护理工作,和许许多多“白衣天使”一样,在医院紧张忙碌的工作中,用一颗真诚的心送走无数个漫长的日子,在亲人的期待和焦怨声中,把自己奉献给了一个个需要救治的患儿。几年的护理生涯中,她从一个新人成为现在病人和家属认可的好护士,亲手接待了无数的患儿,以“爱心、敏捷、耐心、细致”的工作,践行着南丁格尔的誓言,多次荣获医院先进工作者、最美护士等称号。
支持丈夫事业,放飞爱情梦想
荆慧从小就对绿色的军营充满了向往,一直梦想着有一天也能穿上军装成为一名军人,但命运之神并没有让她的愿望变为现实。直到三年前认识了回家探亲的对象,怀着对绿色军营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心爱的人步入婚姻殿堂,在这个温暖的城市有了一个可以依靠的小家。在谈婚论嫁的时候,妈妈曾对她说,嫁给军人就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就要义无反顾无条件地支持他的工作,她毫不犹豫地坚定的点了点头。
军营的字典里只有“服从”和“使命”,军嫂的情结里只有“承担”和“付出”。身为一名军嫂,她义不容辞的全力支持丈夫把满腔热情投放到国防建设当中。用行动落实自己当初的诺言,虽然聚少离多,但她从不抱怨,不管丈夫身处何地,工作中遇到什么挫折,荆慧始终给予他默默的支持和积极的鼓励,永远是他坚强的后盾。
记得刚结婚的时候,荆慧只是觉得军嫂很光荣,对当一名军嫂所要做出的牺牲也有一些思想准备,作为军嫂最难是经历两地分居的煎熬,两人相隔千里之外,丈夫一年中只有短暂的时间回家探望,每每想到丈夫要回老家,心里即是喜悦又苦楚,欣喜是终于等到丈夫的归来,苦楚是很快又要面对期盼和等待,一年当中夫妻见面的时间不超过30天,当她最需要丈夫关心和爱护时,丈夫却不在身边.当家里老人生病在床,需要人照顾时,她自己一个人忙前忙后,一家的重担落在了荆慧的身上,每次丈夫来电话询问家里的情况,她总是报喜不报忧,回应最多的一句就是:“你就放心的守卫国家,家里一切都好,别担心,爸妈有我,家里有我。”
不断提升,练就过硬本领为患儿服务
除了照顾好家庭,她也有属于自己的事业,自立自强,并且在事业上有所作为是荆慧永远不变的追求。因为是在妇幼专科医院,所以专业性和针对性比较强,护理工作也不同于其他综合性医院,尤其是面对小儿的护理,很多时候没有语言的交流,需要的是更多的耐心和经验,加之孩子在家庭中的重要地位,技术上需要更加精湛,才能满足家长们一针成功的需求。
当初第一次给孩子打针的场景她至今仍历历在目。记得那是一个下午,一个孩子的父亲带着孩子来打针,因为孩子的血管不明显,所以第一针没有扎好,孩子疼的哇哇大哭,家长更是不依不饶:“什么意思?到底会不会?不会就赶紧换人,我儿子要是有个什么好歹,我跟你们没完。”当时荆慧感觉委屈的要命,但是还是耐心的给孩子找血管,帮孩子成功的扎完针。之后荆慧非常诚恳地向这位家长道歉:“很抱歉,因为我的失误,让孩子受了委屈,对不起……”最后家长被荆慧的诚恳态度打动了,不好意思的说:“其实我刚才的态度也不好,我太着急了。”
通过这件事情,荆慧就暗暗下决心一定要练好手头功夫,不再让这种尴尬情况再发生,之后在护士长的指导下及自己不断的学习、用心体会、摸索下,她对头皮针、留置针穿刺技术已经熟练掌握并得心应手。平时多学、多看、多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中积累经验做好笔记并有效的运用基本的心理学知识,细心观察了解患儿的心理状态,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减少患儿的恐惧,让患儿尽量配合治疗,也让患儿家属放心。
荆慧说:“儿科工作琐碎繁忙,我们所面对的患者都是孩子,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生怕自己的孩子受到一点伤害和委屈,因此医患矛盾也最易激发。但只要让患儿家长看见我们微笑的脸,诚恳的态度和专业的操作,相信他们一定会支持我们的工作,今后在守护儿童健康的路上,我将继续带着爱心、智慧和创新精神,陪伴孩子们健康成长。”
护理心细如发,让患儿享受到来自“护士妈妈”的关爱
每天早晨交接班时,荆慧总是不厌其烦地嘱咐家长各种注意事项。碰到家长给孩子喂药方式方法不得当,她就耐心教会家长。尽管药水洒了一身,孩子无意抓了她的脸,或是挥手打到了她,荆慧总是报以微笑,从不厌烦和生气。有时查房,看到家长和孩子都睡着了,孩子晾着肚皮、枕头掉在地上,她不忍心打扰家长,每次都是轻轻地给整理好,再悄悄地退出病房。荆慧心思缜密,在医院护理小患儿时,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和细心,很多小患儿都亲切的叫她“护士妈妈”。
荆慧说,孩子一生病,全家人都跟着着急。儿科护理除了看护好孩子,有时还有“额外工作”——给病患家属做心理疏导,温柔地微笑着哄孩子,慢声细语地安慰家长。碰到脾气暴躁的家长跟孩子吼叫或打骂孩子,甚至小夫妻为管孩子大打出手,婆媳之间为了孩子发生“对立”……遇到这些事,荆慧都会充当“和事佬”的角色,既护理好孩子,又劝和了家属。
凡是在医院儿科看过病住过院的小患儿的家长们,无不夸赞荆慧,都说她对工作细心,对患儿有爱心,纷纷对她竖起了大拇指。
80后的她,虽柔弱,居家自为顶梁柱;虽单薄,孝亲敬老爱无疆。用善良温暖患者,用爱心呵护家庭,用无私谱写大爱,用责任铸就忠诚。她无怨无悔的奉献,谱写了一曲至纯至美的乐章。
- 上一篇: 青岛市中心血站:助力淡季献血 青岛市红十字会“无偿献血推动月”正式启动
- 下一篇: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