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青岛健康资讯 >> 正文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三伏养生之羊肉

来源:365健康在线 时间:2019/7/24 17:43:00 点击:-

三伏天品食羊肉俗称“伏羊”,历史传说最早可追溯到尧舜时期,我国鲁西南、苏北、豫东等地区的人们认为此法具备冬病夏治之佳效,长此以来,民间流传着“夏天一碗羊肉汤,不用神医开药方”的说法。

《本草纲目》记载,羊肉性甘、温,入脾、肾两经,具有补体虚,祛寒凉,温补气血;益肾气,补形衰,开胃健力;补益产妇,通乳治带,助元阳,益精血之功效。此外,古籍《备急千金要方》、《圣济总录》、《外台秘要》等多处记录羊肉汤之功效主治。

羊肉可暖中补虚,温阳散寒,因此冬季倍受欢迎。然而三伏天吃羊肉有何道理呢?依据我国传统医学养生之道,在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吃羊肉以温阳气、散寒气,借助于自然界隆盛之阳,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阳虚者及寒性宿疾者可起到入冬后预防疾病发生、复发或加重的作用。

三伏天高温闷热,人们喜食寒凉,过度吹空调,极易损伤阳气,所以这类安逸型人群可吃适量羊肉以温中散寒;患有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慢性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遇寒加重者,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椎腰椎退行性病变等骨关节疾病表现为局部关节冷痛、发凉或阴雨寒凉天明显加重者,胃痛、腹痛、腹泻等胃肠疾病遇凉更甚者,女性痛经辩证为虚寒者均可适宜。另外,素日有手脚发凉,怕冷,出虚汗、恶食寒凉、等辨证为脾肾阳虚或寒湿困脾的亚健康状态者,或常日久居阴寒处者及妇女产后身体虚弱、乳少者亦可宜之。

三伏天气候炎热,易伤津液,而羊肉的辛温之性更易导致燥热内盛,损耗阴精。因此有身热、骨蒸潮热、五心烦热、烦躁、口渴、小便短赤、大便秘结、疮疡、面红舌红、苔黄等实热证及虚热证皆当慎用或禁用。

羊肉性温,食之过量易上火,因而三伏天最佳烹饪方法即为清炖,且避免与生姜、花椒、大葱、辣椒等辛燥之品同食,以防“火上浇油”,可配以清淡的食材,如冬瓜、丝瓜、玉米、萝卜等。

恰逢三伏天自然界阳气旺盛和人体内寒凝之气易解之时,扶益阳气,更利于祛除寒气,从而使失衡的阴阳达到稳态。正符合《内经》所提及的“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的“天人相应”理论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阴阳平衡”理论。

标签:海慈医疗   三伏天   羊肉性温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