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资讯 >> 青岛健康资讯 >> 正文

西海岸首例!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成功实施“生物可吸收支架”植入术

来源:365健康在线 时间:2019/7/5 14:02:00 点击:-

说起冠心病,

许多患者对“支架”一词并不陌生。

这是手术治疗的一种方式,

但很多较为年轻的患者既想治病,

又不愿意体内有异物,

经常在接受治疗时犹豫不决,

耽误病情......

6月30日,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蔡尚郎教授的指导下,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丛培玲教授及其团队共同努力完成青岛西海岸新区首例“生物可吸收冠脉支架”植入手术,这种新型心脏支架的运用也意味着,在手术后,患者在血管内再也不用终身带着支架了。

应用生物可吸收支架,避免金属在体内残留,实现“血管再造”,这一技术的开展,对于挽救年轻冠心病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为广大的心血管病患者,尤其是年轻的患者,带来巨大的福音。

59岁男性因胸痛入院

医生植入“生物可吸收支架”

“胸痛、心悸、难受。”近日,59岁的王先生(化名)因活动时身体突然出现明显不适,随后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入院进行检查。

经医生初步诊断后,认为王先生是患上了“冠心病”,冠脉造影提示“前降支中段狭窄程度达80%”,需支架植入解除狭窄病变,改善心肌供血,降低心梗、猝死等风险。

蔡教授提出,患者较年轻,如果采用药物涂层金属支架,支架内可能会出现再狭窄,同时考虑到患者患处血管平滑,而且病变局限,不存在弥漫性病变,如果采用生物可吸收支架,不仅在血运重建和安全性方面与传统金属支架无差异。而且支架降解后,患者血管可以恢复至原位血管的弹性。

经过详细耐心的沟通讲解,患者和家属表示同意。蔡教授和丛教授在心内科和介入诊疗室全体医护人员的配合下,仅用时不到30分钟,顺利为患者完成介入手术。

3年内可被吸收,还患者自由

“生物可吸收冠状动脉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系统”从植入后至完全降解吸收的整个寿命周期分为支撑期、降解期和康复期三个阶段。术后1年为支撑期,支架植入、血运重建内皮修复,实现支撑狭窄血管功能;术后1至3年为降解期,这是支架开始降解逐步吸收的过程;术后3年以上为康复期,支架完全降解吸收,完成“血管再造”,恢复自然血管状态,是冠心病介入领域的第4次技术革新。

也就是说,生物可吸收支架在实现了与金属药物支架相同的疏通堵塞血管、支撑狭窄血管功能后,可在3年左右被人体完全吸收,患者体内再无异物留存,能避免金属支架永久留存体内带来的极晚期安全性风险,血管的弹性舒缩功能得到恢复,实现从“血管再通”到“血管再造”的飞跃,使患者得到更大更多的全寿命周期获益。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完成的该例手术,为青岛西海岸新区首例。作为国内为数不多掌握并开展该技术的医院之一,将进一步推动全区冠脉支架植入技术迈上新台阶,为挽救冠心病患者生命注入新活力!

专家介绍

蔡尚郎教授,心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心内科首席专家。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院长助理,卫生部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培训基地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基地主任;从事心血管疾病临床工作30余年,熟练掌握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技术,现任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学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学会心脏起博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心力衰竭器械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国产心脏起搏器工作委员会委员、北美心脏节律学会(HRS)会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国心律失常联盟山东省联盟主席,中国心律学会心电学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心电生理和起搏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山东省心血管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编委、中国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国心血管研究杂志编委、山东医药杂志编委等。

专家介绍

丛培玲教授,心内科主任医师,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心内科主任。

2013年医院引进人才,现任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济宁医学院内科学教授。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山东分会委员,中国中青年心律失常研究会委员,济宁市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山东省心功能研究会老龄与心功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荣获济宁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当选为山东省第六届妇女代表大会代表。

从事内科临床6年,心内科专业2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在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源性猝死等诊断方面有较高的造诣;自1989年以来开展心脏介入诊治手术,能独立进行单腔、双腔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埋藏式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植入术、冠状动脉造影术、冠状动脉成形术及内支架术等技术。在省级以上核心期刊发表论著30余篇,撰写《实用心电图入门》等医学专著三部。先后参与科研项目12项,分别获市科技进步奖、省卫生厅科技奖8项,其中作为第一位主持人员科研课题,获市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一项。

心内科简介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心内科是以临床医疗、预防保健、科研教学为一体的心血管专科,心内科技术力量雄厚、服务质量优良、服务环境优雅,在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科室汇聚了以丛培玲教授主持领导的心血管病各个领域的优秀专家及团队,是青岛市C类重点学科,科室现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4人,以及医学硕士。科室梯队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充满朝气。

现开放床位42张,CCU床位8张,年门诊量约15000余人次,住院病人量达2000余人次,在冠心病、心衰、心律失常、高血压、心肌炎、心肌病、心包疾病、大血管病等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源性休克、各种心律失常、重度心衰等心血管急危重症,成功挽救了数以万计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心内科常规开展冠脉介入术、起搏器植入术、射频消融术等介入技术。

自2016年开始心血管内科加入山东胸痛联盟,在本地区率先开通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绿色通道“,医、护、技人员全天24小时待命,确保病人得到及时救治。定期与下属基层医院进行培训和交流,对高危心脏病患者转诊救治开通绿色通道。对明确诊断主动脉夹层、肺栓塞、严重心脏瓣膜病等疾病,有优化的转运流程。科室内学术氛围浓厚,已获5项青岛市科技成果二等奖。

科室电话:0532-86977084

服务项目

1、积极开展冠心病、顽固性高血压、心力衰竭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诊疗水平突出,危重症抢救成功率高,高龄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的病人治疗效果明显。

2、冠心病介入治疗:冠状动脉造影术、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置入术;急诊 PTCA 术及支架植入术,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开辟了挽救生命的绿色通道。

3、我科开展心脏电生理检查,明确诊断各种心律失常;对预激综合征、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房扑、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等应用射频消融术,具有能根治的突出优点。

4、临时、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

5、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老年内分泌及代谢疾病、老年呼吸系统疾病、老年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6、主动脉夹层的内科保守治疗。

标签: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   首例   植入术  
相关内容: